除邪分別


 

希求解脫
思惟苦諦
思惟八苦
思惟六苦
思惟三苦
思惟別苦
思惟集諦(一)
思惟集諦(二)
思惟集諦(三)
十二緣起
除邪分別
解脫正道

 

 第三除遣此中邪分別者。若作是云,若於生死修習厭患,令心出離,則如聲聞墮寂滅邊,於生死中不樂安住,故修厭患,於小乘中可名為妙,然諸菩薩不應修此。不可思議秘密經云:「諸菩薩者,為欲成熟攝受有情,於生死中見大勝利,非於涅槃見如是利。」又云:「若諸菩薩,於生死行境生怖畏者,墮非行境。」又云:「薄伽梵,聲聞怖畏生死行境,菩薩返應周徧攝受無量生死。」此是倒執經義成大錯謬。經說不應厭離生死,此義非顯由於惑業增上力故,漂流三有生老病死,是等諸苦不應厭離。是顯菩薩為利眾生,乃至生死最後邊際,擐披誓甲學菩薩行,雖總眾生一切大苦,一一剎那降自身心,然不由此厭離怖畏,於廣大行勤發精進,於生死中不應厭離。如是月稱論師亦云:「眾生眾苦無餘盡至,盡生死邊,剎那剎那種種異相損害身心,然不因此而起恐怖。眾生眾苦一時頓至,盡生死際發大勇進,剎那剎那悉能生起,一切眾生一切種智無量無邊珍寶資糧,知此因已,應當更受百千諸有。」為證此故,引彼諸經

  第三除遣此中邪分別者。「共中士道修心的次第」,第三部分是「除遣此中邪分別者」。就是排除對於修「出離心」,一些錯誤的邪分別。

  若作是云,若於生死修習厭患,令心出離,則如聲聞墮寂滅邊,於生死中不樂安住,故修厭患,於小乘中可名為妙,然諸菩薩不應修此。如果有人說,對於生死修習厭患,令心出離,這樣偏於寂靜,是聲聞小乘的修法。小乘由於自身急於想入涅槃,所以對於生死不樂安住,才會修習厭患,墮在寂滅邊。如此修習厭患,對於急於出離的小乘來說,可說是妙;但是對於發願在三界中,度盡一切眾生的大乘菩薩來說,就不應當修習這個專求厭離、偏於寂靜的出離心了。

  不可思議秘密經云:「諸菩薩者,為欲成熟攝受有情,於生死中見大勝利,非於涅槃見如是利。」或者,如不可思議秘密經中所說:「大乘菩薩,為了讓眾生有成熟善根的機會,為了能攝受一切眾生,所以對於生死輪迴,只見能行利他的大勝利,反而對於寂靜涅槃,不見有任何殊勝的利益,因此才會發願在三界中受生,而不住於廣大的涅槃中。」

  又云:「若諸菩薩,於生死行境生怖畏者,墮非行境。」又說:「菩薩如果怖畏生死、樂住涅槃,就失去了悲憫眾生的願力,這不是菩薩所應行的途徑。」

  又云:「薄伽梵,聲聞怖畏生死行境,菩薩返應周徧攝受無量生死。」又說:「佛呀!聲聞小乘由於怖畏生死,才要入寂靜涅槃;大乘菩薩以悲願力的緣故,因此應當重返三界,受無量的生死。」

  此是倒執經義成大錯謬。以上引經說明,菩薩不應怖畏生死,所以不該修習厭患三界的出離心。這是由於不了解三士道共與不共的關係。不了解修習中士道,是為了要引入上士道、以及中士道實為修習上士道的基礎,才會顛倒執著經中的義理,而成為嚴重錯誤的見解。

  經說不應厭離生死,此義非顯由於惑業增上力故,漂流三有生老病死,是等諸苦不應厭離。是顯菩薩為利眾生,乃至生死最後邊際,擐披誓甲學菩薩行,雖總眾生一切大苦,一一剎那降自身心,然不由此厭離怖畏,於廣大行勤發精進,於生死中不應厭離。因此,經中所說「菩薩不應厭離生死」這個義理,並不是說由於煩惱造業,因而漂流三界,對三界中的生老病死等苦不應厭離。而是指菩薩為了利益眾生,發願於三界受生,生生世世行菩薩道,雖然眾生的一切大苦,每一剎那都降臨到自己的身心上,仍然不生厭離、怖畏的心,而於廣大的菩薩行勤發精進,於生死輪迴中不生厭離。

  如是月稱論師亦云:「眾生眾苦無餘盡至,盡生死邊,剎那剎那種種異相損害身心,然不因此而起恐怖。眾生眾苦一時頓至,盡生死際發大勇進,剎那剎那悉能生起,一切眾生一切種智無量無邊珍寶資糧,知此因已,應當更受百千諸有。」為證此故,引彼諸經。也如月稱論師所說:「儘管眾生的種種苦,在每一剎那,從來沒有間斷地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損害自己的身心,菩薩仍然不因此而生起恐怖的心。即使眾生一切的苦,一時之間全部都降臨到自己的身上,也要盡未來際,發大勇猛,受生於三界中利益眾生,這是由於了知,每一剎那承受眾生的苦,就等於每一剎那在積聚福德、智慧二資糧,不但自利、又可利他,因此才能心生歡喜,堅忍而受。不再怖畏生死,反而願意再受百千次的生死,甚至發誓眾生不度盡,不出輪迴。」以上為了說明,菩薩不應厭離生死的真實道理,所以引證經中所說的內容。

 又於三有見為勝利之理者,即彼經說菩薩精勤義利有情,如於此事所發精進,如是其心而獲安樂。故不厭患三有之義,是於生死,義利有情不應厭患,當於此事而發歡喜。若由煩惱及業增上漂流生死,眾苦逼迫尚不能辦自己義利況云利他,此乃一切衰損之門,較小乘人極應厭患極應滅除。若由大悲願等增上,於三有中攝取生者,則應歡喜。此二不同。若未如是分別,如前宣說,則此說者,若有菩薩律儀,菩薩地說犯一惡作,是染違犯,恐繁不錄。故見三有一切過失,雖極厭離,然由大悲牽引意故,不斷三有者,是為希有。若見三有盛事,如妙天宮,愛未減少,借利他名而云我等不捨生死,智者豈能將以為喜。中觀心論亦云:「見過故非有,悲不住涅槃,利他具禁行,而安住三有。」又菩薩地說百一十苦,是於一切有情,發大悲之因。由見如是無邊眾苦,心生恆常猛利不忍,而云於生死不稍厭患,極為相違。若於生死心善出離,次見有情皆自親屬,為利他故入三有海,此道次第亦是菩薩觀行四百論之意趣。月稱論師於彼釋中亦詳明之,如云:「由其宣說生死過患,令意怖畏求解脫者,為令決定趣大乘故,世尊告曰,諸苾芻有情類中,不易可得少數有情,經於長夜流轉生死,不為汝等若父若母兒女親族,隨一處所。」了知世尊如斯言教,菩薩為以大乘道筏,度脫無始流轉生死,為父母等諸親眷屬,無依無怙諸眾生故,安忍躍入。無上密咒亦須此理,如聖天攝行炬論云:「以此次第,應當趣入極無戲論行。其次第者,謂修行者最初當念,無始生死所有大苦求涅槃樂,徧捨一切猥雜,下至王位自在,亦當修苦想。」

  又於三有見為勝利之理者,即彼經說菩薩精勤義利有情,如於此事所發精進,如是其心而獲安樂。菩薩為什麼能視三界生死為殊勝的利益?其中的道理,經中的解釋是說,菩薩之所以可以精勤地利益一切有情,是認為精進度化眾生,勝過自證菩提。因為自證菩提唯有自利,而勤發精進度眾可以利他,想到這點,菩薩的心中便充滿了安樂。

  故不厭患三有之義,是於生死,義利有情不應厭患,當於此事而發歡喜。因此,菩薩能不厭患三有,而於生死輪迴中利益一切的有情,就是由於這個悲願力的緣故。不但不起厭離生死的心,反而還心生歡喜。

  若由煩惱及業增上漂流生死,眾苦逼迫尚不能辦自己義利況云利他,此乃一切衰損之門,較小乘人極應厭患極應滅除。如果是因為煩惱造業而漂流生死,這些為眾苦所逼迫的眾生,連自利都做不到,更別說是利他,這時漂流生死是一切衰損之門。為了早些解除輪迴的苦,小乘心便厭患三有,急於斷除煩惱入涅槃。

  若由大悲願等增上,於三有中攝取生者,則應歡喜。此二不同。若是由於大悲心,而發願在三界中攝受眾生的菩薩,就不應厭患三有,想到能在生死中利益眾生,心中便生起無限的歡喜,這是小乘人和大乘人最大的不同處。

  若未如是分別,如前宣說,則此說者,若有菩薩律儀,菩薩地說犯一惡作,是染違犯,恐繁不錄。如果對於這個道理不能善於分別的話,就會認為菩薩因為不應厭離生死,所以不必修習厭患三界的心,也不必急於斷除煩惱,這就是邪分別。瑜伽師地論中的菩薩地說,受過菩薩戒的人,如果還持這樣錯誤的見解,就是犯了菩薩戒中染違犯的輕罪。有關這個部分,菩薩地中有詳細的解說,恐怕內容太多,所以在這裡不詳加介紹。

  故見三有一切過失,雖極厭離,然由大悲牽引意故,不斷三有者,是為希有。若見三有盛事,如妙天宮,愛未減少,借利他名而云我等不捨生死,智者豈能將以為喜。菩薩見到三有中的一切過失,雖然非常的厭離,但是由於大悲心的緣故,才不斷三有,是非常稀有難得的。如果見到三有的一切盛事,還有如置身微妙天宮一般的歡喜,絲毫的貪愛煩惱都沒有減少,只是拿行利他的名義做藉口,說自己不棄捨生死、不斷煩惱,凡是具有分辨智慧的人,又如何生起歡喜、讚歎的心呢?

  中觀心論亦云:「見過故非有,悲不住涅槃,利他具禁行,而安住三有。」中觀心論中也說:「菩薩見到輪迴的過患,雖然厭患三有,但是由於大悲心的緣故,所以不急於證入涅槃,而圓滿具足菩薩戒,行利他行,安住在三界生死當中。」

  又菩薩地說百一十苦,是於一切有情,發大悲之因。由見如是無邊眾苦,心生恆常猛利不忍,而云於生死不稍厭患,極為相違。若於生死心善出離,次見有情皆自親屬,為利他故入三有海,此道次第亦是菩薩觀行四百論之意趣。另外,菩薩地中也說,菩薩因為見到眾生有一百一十種不同的苦,才對一切有情發大悲心。如果說菩薩見到這麼多苦,心中生起猛烈的厭離,同時又說菩薩對於生死,一點都不厭患,好像不合道理。若是說菩薩對於生死已經生起厭離心,但是見到一切有如自己往世父母、親屬的眾生,還在受種種苦,為了能夠利益他們,所以才發願入三界的苦海,這樣的說法,就合於菩薩觀行四百論中的旨題。

  月稱論師於彼釋中亦詳明之,如云:「由其宣說生死過患,令意怖畏求解脫者,為令決定趣大乘故,世尊告曰,諸苾芻有情類中,不易可得少數有情,經於長夜流轉生死,不為汝等若父若母兒女親族,隨一處所。」月稱論師在四百論釋當中,也曾詳細的說明,如說:「為了讓那些聽了生死過患之後,心生怖畏而急欲求解脫的人,能決心趣入大乘,佛告訴他們說:比丘們!在一切的有情當中,還有很多曾經為你們父母、兒女、或親族的眾生,在無明的黑夜流轉生死,因此你們不應當急著想要解脫生死,而是要發度脫這一切眾生的願心。」

  了知世尊如斯言教,菩薩為以大乘道筏,度脫無始流轉生死,為父母等諸親眷屬,無依無怙諸眾生故,安忍躍入。我們聽了佛所說的這番話,就知道菩薩是以大乘道的木筏,度脫無量生死的苦海,為了這些等同自己的父母、親屬,無依無靠的眾生,才安然忍受輪迴,又跳入苦海的。

  無上密咒亦須此理,如聖天攝行炬論云:「以此次第,應當趣入極無戲論行。其次第者,謂修行者最初當念,無始生死所有大苦求涅槃樂,徧捨一切猥雜,下至王位自在,亦當修苦想。」至於修密教的行人,也必須具備這個厭患生死的條件,如聖天攝行炬論中說:「修習密乘的人,有了這個基礎以後,才能趣入究竟無我的真實義。這其中的次第,是修行人在最初應當憶念,無始輪迴以來,所有生死大苦,以求出離三界,證涅槃樂。如何生起希求解脫的心,捨一切世間的圓滿,如王位等貪著,就是修習『苦想』。」

top03.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