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如何取心要之理分二:一、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二、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  初中分二:一、三士道中總攝一切至言之理,二、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  今初  

  親近善知識以後,該如何修行?第一步是先具備修行的基本條件──暇滿人身。第二步便是了解整個修行的內容。本論是以三士道的次第來引導行人,什麼是三士道?為什麼要分三士道?三士道的內容又如何?先將整個內容、次第全盤的認識之後,才能正確的來行持。

 佛初發心,中集資糧,最後現證圓滿正覺,一切皆是為利有情,故所說法一切亦唯為利有情。如是所成有情利義,略有二種,謂現前增上生,及畢竟決定勝。其中依於成辦現前增上生事,盡其所說,一切皆悉攝入下士,或共下士所有法類。殊勝下士者,是於現世不以為重,希求後世善趣圓滿,以集能往善趣因故。道炬論云:「若以諸方便,唯於生死樂,希求自利義,知彼為下士。」決定勝中,略有二種,謂證解脫僅出生死及一切種智位,其中若依諸聲聞乘及獨覺乘,盡其所說一切皆悉攝入中士,或共中士所有法類。中士夫者,謂發厭患一切諸有,為求自利,欲得度出三有解脫,以趣解脫方便之道三種學故。道炬論云:「背棄諸有樂,遮惡業為性,若惟求自靜,說名中士夫。」如覺(口窩)所造攝行炬論云:「尊長佛說依,密咒度彼岸,能辦菩提故,此當書彼義。」謂修種智方便有二,謂密咒大乘及波羅蜜多大乘。此二攝入上士法類。上士夫者,謂由大悲自在而轉。為盡有情一切苦故,希得成佛學習六度及二次第等故。道炬論云:「由達自身苦,若欲正盡除他一切苦者,是為勝士夫。」此士所修菩提方便,謂波羅蜜多及咒,下當廣說。

  為了引發行人對此三士道的決定信解,首先介紹三士道的內容,實際上已經完整的含攝了一切佛法的精要,從起修,一直到成佛為止,全部都包含在三士道裡面了,所以只要依次修學,一定能達到最後成佛的目標。接著是解釋三士道,為什麼要依這樣的次第,一步步的引導?為什麼不能從上士道開始起修?為什麼一定要從下士道,然後中士道,最後才是上士道,它的理由何在?清楚的瞭解三士道的內容以後,才能把握修行的重點。

  佛初發心,中集資糧,最後現證圓滿正覺,一切皆是為利有情,故所說法一切亦唯為利有情。每一位佛開始修行,都是先發菩提心,就是學佛修行的動機,絕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希望能夠解脫一切有情的生死,希望一切有情都能夠離苦得樂,這樣的發心叫做初發心。發心了以後,就要勤集資糧,積聚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菩薩精進行布施、持戒、忍辱,就是要積聚福德資糧,福德資糧圓滿,就能成就佛的報身和化身。菩薩精進修禪定、智慧,就是要積聚智慧資糧,智慧資糧圓滿,就能成就佛的法身。所以當二資糧圓滿時,最後在菩提樹下現證圓滿正覺而成佛。佛從初發心,就是要利一切有情,積集資糧時,也是要利一切有情,最後成佛,也是要利樂一切有情,所以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利樂一切的有情。因此,佛在證道以後,所說的一切法,也同樣的只有一個目的,利樂一切的有情。但佛所說的一切法,到底包含什麼樣的內容,又如何達到利樂有情的目的呢?

  如是所成有情利義,略有二種,謂現前增上生,及畢竟決定勝。成就一切有情的利樂義理,分為二種:就是屬於現前增上生的人天樂,以及屬於畢竟決定勝的小乘解脫樂和大乘的究竟涅槃樂。

  其中依於成辦現前增上生事,盡其所說,一切皆悉攝入下士,或共下士所有法類。其中該如何依止修行,才能成辦現前增上生的人天樂,這所有的內容,都含攝在下士道,或共下士道的部分。

  殊勝下士者,是於現世不以為重,希求後世善趣圓滿,以集能往善趣因故。下士道分為兩類,一類是下士,另外一類是共下士。所謂的下士,就是只要你能修十善業道,就能得人天果報,行十善業的目的,是為了現世的利益,所以稱普通下士。另一類的共下士,就不只是為求這一世的利益而已,現在行十善業道,是希求後世能得善趣,為了圓滿積集往善趣的因,所以行十善業,這類為了後世而修的下士,我們稱殊勝下士。殊勝下士中,包括了聲聞、緣覺小乘的行人,和菩薩大乘的行人。因為下士道,是中士道和上士道的基礎,所以不論是修中士的解脫道,還是修上士的成佛之道,都必須先修下士道作為基礎,因此下士道,是中士、上士道共同要修的,所以稱為共下士。

  道炬論云:「若以諸方便,唯於生死樂,希求自利義,知彼為下士。」道炬論中談到:「什麼是下士道呢?就是以修十善業的方法,獲得人天的安樂,這種希求自己利義的行人,就屬下士道。」

  決定勝中,略有二種,謂證解脫僅出生死及一切種智位,畢竟決定勝中,分為二種:一種是僅僅自己解脫生死,另一種是還能成就一切種智而成佛,是究竟的涅槃解脫。「畢竟」,是能解脫的意思。而解脫分為自利的解脫,和利他的解脫。自利的解脫,是聲聞、緣覺小乘所修的解脫道。利他的解脫,是大乘菩薩所修的究竟解脫道,不但能自我解脫,還能幫助眾生解脫。

  其中若依諸聲聞乘及獨覺乘,盡其所說一切皆悉攝入中士,或共中士所有法類。其中如何修四諦,證聲聞乘阿羅漢的果位,以及如何修十二因緣,證獨覺乘的辟支佛果位,所有修行的內容,全部都歸入在中士、或共中士道的部分。這種的中士道,是指從生死流轉當中,為求自利而解脫的小乘行人。共中士道,是不但希望從生死流轉中求解脫,還希望發大乘心,為了利他而求解脫。由於中士道,是上士道所共同要修的,所以稱為共中士。

  中士夫者,謂發厭患一切諸有,為求自利,欲得度出三有解脫,以趣解脫方便之道三種學故。中士道主要修的,就是先發厭患三界的出離心,然後為求自利,急欲跳出三界生死而得解脫,能得解脫的方法,就是修習戒、定、慧三學。

  道炬論云:「背棄諸有樂,遮惡業為性,若惟求自靜,說名中士夫。」道炬論中說:「中士道所修的內容,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首先思惟苦諦,了知三界輪迴,只有苦沒有真正的快樂,因此生起想要出離三界的心,這就是『背棄諸有樂』。但是,三界的苦是如何產生的呢?是所有的惡業所成熟的果報,而惡業的造作,又是因為煩惱熾盛的緣故。所以,如何認識煩惱、遮止惡業,是集諦所有的內容,這就是『遮惡業為性』。當一切的煩惱都止息而達解脫時,就是證寂靜涅槃的『滅諦』,即是『若惟求自靜』。所有斷煩惱達解脫的方法,就是『道諦』。」

  如覺(口窩)所造攝行炬論云:「尊長佛說依,密咒度彼岸,能辦菩提故,此當書彼義。」至於什麼是上士道呢?如覺(口窩)所造的攝行炬論中所說:「尊長佛說,依密教(密咒)和顯教(度彼岸),都能成就無上菩提,所以都屬上士道的範圍。大乘分顯教和密教,依之修行都可以成佛,故同是上士道的內容。」

  謂修種智方便有二,謂密咒大乘及波羅蜜多大乘。要修一切種智(佛所成就的智慧)的方法有兩個,就是密教(密咒大乘),和顯教(波羅蜜多大乘)。也就是說,無論修顯教或是密教,都能成就佛果。

  此二攝入上士法類。所以,這兩者都攝入上士道內。

  上士夫者,謂由大悲自在而轉,為盡有情一切苦故,希得成佛學習六度及二次第等故。所謂上士道,就是先發大悲心,再隨著任運而起的悲心,希望能夠拔除一切眾生的苦。為能除盡一切有情的苦而希願成佛,所以學習顯教和密教所共有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若是密教行人,必須再加修不共顯教的生起次第、圓滿次第。

  道炬論云:「由達自身苦,若欲正盡除他一切苦者,是為勝士夫。」道炬論中也談到,什麼是上士道:「由於共下士、共中士所修的內容,已經先了達了三界只有苦,沒有真正的快樂可言,也只有出離三界,才能從苦中真正解脫,以這種急欲除苦的心,擴展到每一位眾生身上,希望也能幫助眾生除盡一切的苦,凡是能生起為眾生拔苦的悲心,就是上士夫。」

  此士所修菩提方便,謂波羅蜜多及咒,下當廣說。至於上士道所必須修的,如何成佛的方法和內容,包括顯教(波羅蜜多)和密教(咒),到了後面上士道的部分,會再詳細的說明。

 三士之名,攝決擇曰:「復有三士,謂有成就正受非律儀非非律儀所攝淨戒律儀,亦有成就正受聲聞相應淨戒律儀,亦有成就正受菩薩淨戒律儀。其中初者為下,第二為中,第三為勝。」與此義同,復說多種上中下士建立道理。如道炬所說,世親阿闍黎於俱舍釋中,亦說三士之相。下士夫中,雖有二類,謂樂現法及樂後世。此是第二,復須趣入增上生無謬方便。

  另外,在攝決擇分中,是以受戒的內容,來區分三士道的界限。

  三士之名,攝決擇曰:「復有三士,謂有成就正受非律儀非非律儀所攝淨戒律儀,所謂三士的名稱,在攝決擇分中有不同的分法:「第一類下士,是正受非律儀、非非律儀所攝淨戒律儀的行人。什麼是『非律儀』呢?就是『不是正式的戒』,為什麼不是正式的戒呢?由於所行的十善業道,只能得人天果報,還不能出離世間,所以不能稱為戒律。戒律是必須具足出離心的。什麼又是『非非律儀』呢?就是『不是非律儀』,前面講過十善法因為不具足出離心,所以是『非律儀』,雖然不是正式的戒律,但它仍然有止惡的功能,這又和戒律的特質相同,所以又稱『非非律儀』。凡是行十善業道的行人,我們就稱為下士。

  亦有成就正受聲聞相應淨戒律儀,第二類中士,是正受聲聞小乘戒律的行人。這時由於要求解脫,所以所持的戒律,都是和出離心相應的。

  亦有成就正受菩薩淨戒律儀。第三類上士,是正受大乘菩薩戒律的行人。

  其中初者為下,第二為中,第三為勝。」這三士當中,下士是求人天果報,還不能解脫,所以是下品的持戒;中士為求解脫,是中品的持戒;上士發大悲心,為成佛利他而持戒,所以是最殊勝的持戒。」

  與此義同,復說多種上中下士建立道理。和這個義理相同的內容,在決擇分中,又說了很多種如何建立上、中、下士的道理。

  如道炬所說,世親阿闍黎於俱舍釋中,亦說三士之相。正如道炬論中所說,世親阿闍黎在俱舍釋中,也說明了三士的行相。

  下士夫中,雖有二類,謂樂現法及樂後世。此是第二,復須趣入增上生無謬方便。在下士道中,雖然分為兩類:為了現世利益而行十善業道的普通下士,和為了後世利益而修人天果報的殊勝下士。但是本論是屬於後者,所以還必須繼續的學習,如何圓滿增上生,所有沒有錯誤的方法。

 第二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分二:一、顯示何為由三士道引導之義,二、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 今初

  依三士道的次第,來引導行人的原因當中,分兩部分來說明:先是顯示為何由三士道來引導的意義,其次是依此次第引導的原因。

 如是雖說三士,然於上士道次第中,亦能攝納餘二士道無所缺少,故彼二種是大乘道或分或支。馬鳴阿闍黎所造,修世俗菩提心論云:「無害與諦實,與取及梵行,捨一切所執,此是善趣行。遍觀生死苦,斷故修諦道,斷除二種罪,此是寂靜行。亦應取此等,是出離道支。由達諸法空,生悲眾生流,無邊巧便行,是勝出離行。」是故此中非導令趣,唯以三有之樂,為所欲得下士夫道,及為自利唯脫生死,為所欲得中士夫道,是將少許共彼二道,作上士道引導前行,為修上士道之支分。

  首先解說,為何由三士道來引導行人的意義。本論分三士道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引導中、下士道的行人入大乘;同時強調修上士道的大乘行人,也要以共中、下士道為基礎,作為入大乘的加行道。

  如是雖說三士,然於上士道次第中,亦能攝納餘二士道無所缺少,故彼二種是大乘道或分或支。本論雖說是分為三士,但是上士道,並不是單獨成立的部分,與其他中、下士道沒有關連。實際上它也能含攝容納其餘的二士道,並沒有任何的缺少。所以,共中、下士道,可說是大乘道的支分。

  馬鳴阿闍黎所造,修世俗菩提心論云:「無害與諦實,與取及梵行,捨一切所執,此是善趣行。馬鳴阿闍黎所造的修世俗菩提心論中說:「行無害(不殺害一切的眾生)、諦實(說真實語,就是不打妄語)、與取(不偷盜)、梵行(不邪婬)、和捨一切所執(去貪),這是菩薩於共下士道所修的善趣行。

  遍觀生死苦,斷故修諦道,斷除二種罪,此是寂靜行。亦應取此等,是出離道支。遍觀生死苦(思惟苦諦、集諦),斷故修諦道(修道諦,證滅諦),斷除二種罪(斷除一切性罪與遮罪,就能除盡煩惱,而證得生死解脫),這是菩薩於共中士道所修的寂靜行。菩薩也應自證解脫,因為它是大乘解脫道的支分。

  由達諸法空,生悲眾生流,無邊巧便行,是勝出離行。」由於了達諸法本空,生起要為一切眾生除苦的大悲心,行六度萬行等善巧方便,這是菩薩於上士道所修的,最殊勝的出離行。」因為是為眾生修出離心,求解脫道,所以是最殊勝的。

  是故此中非導令趣,唯以三有之樂,為所欲得下士夫道,及為自利唯脫生死,為所欲得中士夫道,是將少許共彼二道,作上士道引導前行,為修上士道之支分。如果只是為得三界的安樂而修行的,是下士夫道。一心為求自利而解脫生死的,是中士夫道。這個中、下士道,如果把它作為導入上士道的前行,就成為修上士道的一部分。

 是故若發如前所說取心要欲,取心要之法,如中觀心論云:「誰不將無堅,如蕉沫之身,由行利他緣,修須彌堅實。上士具悲故,將剎那老死,病根本之身,為他安樂本。具正法炬時,斷八無暇暇,應以上士行,令其有果利。」謂應念云,我身無實,如蕉如沫,眾病巢穴,老等眾苦所出生處,應以上士所有現行度諸晝夜,令其不空而趣大乘。

  如前所說三士道的內容,知道為求人天安樂的下士道,和為求自利解脫的中士道,還不能圓滿成就佛道,所以應該視為共道的基礎,而發趣入上士道的大乘心,但如何才能生起大悲,進而發心趣入大乘呢?

  是故若發如前所說取心要欲,取心要之法,如中觀心論云:「誰不將無堅,如蕉沫之身,由行利他緣,修須彌堅實。要發心趣入大乘道,應該如中觀心論中所說的內容,如理的來思惟。中說:「我們要修的是真正的堅實,而不是修那個不堅實的。不堅實的就像芭蕉,芭蕉樹的中間是空的,一層層剝開後是中空的。不堅實的又像泡沫,隨時有破滅的可能。什麼是堅實的呢?須彌山是宇宙間最堅實的。我們這個身體,就如同芭蕉、泡沫一樣的不堅實,只有發大悲心,行六度的利他行,才是像須彌山一樣的堅實。

  上士具悲故,將剎那老死,病根本之身,為他安樂本。具正法炬時,斷八無暇暇,應以上士行,令其有果利。」所以具有大悲心的上士夫,把這個生老病死的根本之身,拿來作為利他行的安樂根本之身。如今既然已經具備正法的智慧,而且也沒有生在八無暇處,常得閒暇來修行,就應該發心行上士道,讓這一生能證得果位。」

  謂應念云,我身無實,如蕉如沫,眾病巢穴,老等眾苦所出生處,應以上士所有現行度諸晝夜,令其不空而趣大乘。以上中所說,就是要我們經常思惟,這個四大假合之身,就像芭蕉、泡沫一樣的不堅實,而且是一切病、老等苦的根本生處,所以不應執著這個身體,而是應該發心,日夜都能精進的行所有的菩薩道,這樣才不至於讓這個人身白白的空過。

 若爾理應先從上士引導,云何令修共下中耶。謂修此二所共之道,即上士道發起前行,此中道理後當宣說。

  既然希望行人,都能發心行大乘道,為什麼不就上士道直接來引導呢?

  若爾理應先從上士引導,云何令修共下中耶。所以,照理說應該先從上士道開始引導,直接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這樣成佛不是更快嗎?為什麼還要先修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呢?

  謂修此二所共之道,即上士道發起前行,此中道理後當宣說。還說共下士、中士道,是大乘共同所必須修的,也是能發起上士道的前方便,這又是什麼原因呢?這其中的道理,接下來作進一步的說明。

 第二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分二:一正明因相,二所為義。 今初

  為什麼「依三士次第引導」的原因,分兩方面說明:一是正明原因,二是依此次第修的意義。

 轉趣大乘能入之門者,謂即發心於勝菩提。若於相續中生起此心,如入行論云:「若發大心剎那頃,繫生死獄諸苦惱,應說是諸善逝子。」謂即獲得佛子之名,或菩薩名,其身即入大乘之數。若退此心,亦從大乘還退出故。是故諸欲入大乘者,須以眾多方便勵力令發,然發此心須先修習發心勝利。令於勝利,由於至心勇悍增廣,及須歸依七支願行,是能開示菩薩道次最勝教典,集學處論及入行論中所說。

      依三士道的次第,一步步引導行人,最主要的原因,是如此才能真正生起菩提心。而有無菩提心,是辨別小、大乘,最重要的標準。

  轉趣大乘能入之門者,謂即發心於勝菩提。若於相續中生起此心,如入行論云:「若發大心剎那頃,繫生死獄諸苦惱,應說是諸善逝子。」如何能由小乘,轉而趣入大乘呢?就是真實的生起菩提心。發為利眾生願成佛、希望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的菩提心。如果能於身心相續中,生起此菩提心,就是大乘的菩薩。如入行論中所說:「在發菩提心的這一剎那,雖然還繫縛在生死輪迴的苦惱中,也應該是菩薩了。」「善逝」,就是佛,「善逝子」,就是佛子,指菩薩。如同太子是要繼承王位的,菩薩也是要繼承佛位,所以稱為佛子。就是說,在你發心的那一剎那,你就進入大乘了。

  謂即獲得佛子之名,或菩薩名,其身即入大乘之數。若退此心,亦從大乘還退出故。所以,這時就獲得了「佛子」、或「菩薩」的名稱,也同時進入了大乘門。但是這個發心,希望能夠念念不退轉,能於身心相續中都不退失菩提心。如果這中間,因為碰到了障礙,或認為眾生難度,而退失了菩提心的話,就不能再稱為菩薩了。所以說,什麼時候退失了菩提心,什麼時候就從大乘門,又退回了小乘。

  是故諸欲入大乘者,須以眾多方便勵力令發,然發此心須先修習發心勝利。因此,對於想要入大乘門的行人來說,就希望能有很多方法,用來激勵自己發菩提心,使它不退失,而這個能發心不退的方法,就是先了解發菩提心,有什麼殊勝的利益。

  令於勝利,由於至心勇悍增廣,及須歸依七支願行,是能開示菩薩道次最勝教典,集學處論及入行論中所說。知道了菩提心殊勝的利益之後,就能真誠的來發心,不但發心的力量非常勇悍,而且還能慢慢地增長廣大。另外還必須修歸依、七支願行等,這些內容,是在開示菩薩道的次第的最殊勝的教典—集學處論入行論中所說的。

 如是所說勝利略有二種,謂諸現前及畢竟勝利,初中復二,謂不墮惡趣及生善趣。若發此心能淨宿造眾多惡趣之因,能斷當來相續積集。諸善趣因,先已作者,由此攝故,增長廣大,諸新作者,亦由此心為等起故,無窮盡際。畢竟利義者,謂諸解脫及一切種智,亦依此心易於成辦,若於現時畢竟勝利,先無真實欲得樂故,雖作是言,此諸勝利從發心生,故應勵力發起此心,亦唯空言,觀自相續,極明易了。若於增上生及決定勝,二種勝利發欲得者,故須先修共中下士所有意樂。如是若於二種勝利,發欲得已,趣修具有勝利之心者,則須發起此心根本大慈大悲。此復若思,自於生死安樂匱乏,眾苦逼惱,流轉道理,身毛全無,若動若轉,則於其他有情流轉生死之時,樂乏苦逼,定無不忍。入行論云:「於諸有情先,如是思自利。夢中尚未夢,何能生利他。」故於下士之時,思惟自於諸惡趣中,受苦道理,及於中士之時,思惟善趣,無寂靜樂,唯苦道理。次於親屬諸有情所,比度自心,而善修習,即是發生慈悲之因,菩提之心從此發生。故修共同中下心者,即是生起真菩提心所有方便,非是引導令趣餘途。如是又於彼二時中,思惟歸依及業果等,多門勵力,集福淨罪,如其所應,即菩提心之前行,修治相續之方便,七支行願及歸依等。故應了知此等即是發心方便。此中下中法類,即是發無上菩提心支分之道理,尊重亦當善為曉喻,弟子於此應獲定解。每次修時當念此義,修菩提心發生支分,極應愛重,若不爾者,則此諸道與上士道別別無關。乃至未至實上士道,於菩提心未得定解,而成此心發生障礙,或於此間失大利義,故於此事應殷重修。如是修習中下之道及善修習,如上士時所說道已,於相續中,隨力令生真菩提心。次為此心極堅固故,應以不共歸依為先而受願軌,由願儀軌正受持已,於諸學處應勵力學。次應多修欲學之心,謂欲學習六度四攝菩薩行等。若由至心起欲學已,定受行心清淨律儀。次應捨命莫令根本罪犯染著,餘中下纏及諸惡作,亦應勵力莫令有染,設若有犯,亦應由於如所宣說,出犯門中,善為淨治。次應總學六到彼岸,特為令心於善所緣,堪能隨欲而安住故。應善學習止體靜慮,道炬論說,為發通故,修奢摩他者,僅是一例,覺(口窩)於餘處亦說為發毗缽舍那,故為生觀亦應修止。

  如是所說勝利略有二種,謂諸現前及畢竟勝利,發菩提心的殊勝利益分為二種:「現前增上生」,以及「畢竟決定勝」的勝利。

  初中復二,謂不墮惡趣及生善趣。若發此心能淨宿造眾多惡趣之因,能斷當來相續積集。「現前增上生」的殊勝利益,又可分為不墮惡趣,和能生善趣兩方面來說。為什麼能不墮惡趣呢?因為一旦發菩提心,便能諸惡莫作,斷除十惡業,因此能清淨往昔所造種種惡趣之因,同時切斷將來再續造而積集的惡業之因,所以能不墮惡趣。發菩提心最殊勝的利益,就是它有清淨業障的功能,經中說,發菩提心一念的功德,能消無量罪障。

  諸善趣因,先已作者,由此攝故,增長廣大,諸新作者,亦由此心為等起故,無窮盡際。為什麼能生善趣呢?由於發菩提心以後,便能眾善奉行,過去所作的善業,會因為發心的功德而增長廣大,新作的善業,也會因為發願迴向的緣故,而為無窮無盡。

  畢竟利義者,謂諸解脫及一切種智,亦依此心易於成辦,畢竟決定勝的發心利益,就是能達生死解脫,和究竟成佛,這些都是依於菩提心,才能更容易成就。

  若於現時畢竟勝利,先無真實欲得樂故,雖作是言,此諸勝利從發心生,故應勵力發起此心,亦唯空言,觀自相續,極明易了。雖然明瞭了發菩提心,現時和畢竟的二種殊勝利益,但是如果自己都還沒有生起,想要不墮惡趣、生善趣、解脫生死、究竟成佛的心,只是口中說說:「這些勝利,是由於發菩提心而有的,所以應該好好來發菩提心。」這樣的話,也只是說空話,因為連自己都還不想不墮惡趣,生善趣,也不想解脫、成佛,又怎麼可能幫助眾生不墮惡趣、生善趣、解脫、成佛呢?所以,應該先觀察自己的身心相續中,是不是已經真正生起了好樂之心。

  若於增上生及決定勝,二種勝利發欲得者,故須先修共中下士所有意樂。如果對於增上生和決定勝兩種殊勝的利益,已經發起欲得之心的話,就必須先修共下士、共中士中的所有意樂。什麼是共中、下士所有的意樂呢?首先是發不願墮三惡道之心,希望能得人天樂果,這是修習共下士道的意樂發心。其次是發不願墮輪迴之心,希望能得解脫果,這是修習共中士道的意樂發心。

  如是若於二種勝利,發欲得已,趣修具有勝利之心者,則須發起此心根本大慈大悲。當有了共中、下士的所有意樂發心以後,才能進一步的趣向殊勝的大乘發心。也就是說,依於這個基礎發心之上,要再發大慈大悲的菩提心,才有了根本。

  此復若思,自於生死安樂匱乏,眾苦逼惱,流轉道理,身毛全無,若動若轉,則於其他有情流轉生死之時,樂乏苦逼,定無不忍。這時才能真實的生起菩提發心,它的理由是,自身已深切地體會到,只要在三界輪迴中流轉,是沒有絲毫的安樂可言,每當想到眾苦的逼惱,莫不驚恐得寒毛矗立,而急於想出離得解脫。所以,這時看到其他的有情,依然還在生死中流轉,同樣的也為眾苦所逼惱,一定不能忍受,而希望幫助他們離苦得樂,出離得解脫。

  入行論云:「於諸有情先,如是思自利。夢中尚未夢,何能生利他。」入行論中說:「如果我們在想要利益一切有情之前,自己沒有先思惟三界之苦,而急於想跳出的話,是沒有辦法生起利他之心的。就好像在不真實的夢境裡,從來都沒有夢到過要利他,又怎能在真實的現實生活中,生起利他的菩提心。」

  故於下士之時,思惟自於諸惡趣中,受苦道理,所以,在修習共下士道時,我們先思惟三惡道苦的內容,發起怖畏墮三惡道的心,才能斷除十惡業,行十善業,得人天果報。

  及於中士之時,思惟善趣,無寂靜樂,唯苦道理。在修習共中士道時,我們思惟這個人天善趣,並不是真正的寂靜安樂,仍然只有苦而已,要徹底的除苦,除非跳出三界,得涅槃解脫。

  次於親屬諸有情所,比度自心,而善修習,即是發生慈悲之因,菩提之心從此發生。故修共同中下心者,即是生起真菩提心所有方便,非是引導令趣餘途。接下來,對於一切的親人家屬,一切的有情眾生,都是以自己希望離苦得樂,希望出離三界的心,來比度眾生的心,如此修習,便能生起希望給眾生快樂的慈心,和希望為眾生拔苦的悲心,大慈大悲的菩提心,就這樣產生了。所以說,修共中、下士所有的意樂發心,就是要引發真實菩提心的前方便,並不是要引導趣入其他的方向。

  如是又於彼二時中,思惟歸依及業果等,多門勵力,集福淨罪,如其所應,及菩提心之前行,修治相續之方便,七支行願及歸依等。故應了知此等即是發心方便。又在修共中、下士道時,思惟歸依和業果等內容,尤其重要。由於怕死後墮惡趣,所以要找一個能幫我們不墮惡趣的真實歸依處,歸依三寶是學佛修行的第一步,如果我們連正信三寶的心都還沒生起,菩提心更無從說起,所以首先要知道為什麼要歸依三寶,和歸依三寶殊勝的利益。但歸依三寶,是否就能保證不墮惡趣呢?當然不能!要真正不墮惡趣,還需要思惟業果的道理,了解正確的止一切惡,修一切善,才能遮止因惡業墮惡道。所以,如何淨除罪障,如何積聚資糧,就從深信業果的道理著手注意,另外還有七支行願等,也是修集福淨罪的方法。如果我們自己都還不能斷惡修善、集福淨罪,又如何發心幫助眾生斷惡修善、集福淨罪呢?所以,在我們修習共中、下士道時,應該了知,這些內容都是修菩提心的前行,也是讓我們身心能相續發心的前方便。

  此中下中法類,即是發無上菩提心支分之道理,尊重亦當善為曉喻,弟子於此應獲定解。關於共中、下士道中的所有內容,是修菩提心的前行,所以是發無上菩提心的一部份,這其中的道理,善知識在教導修行時,應當善於說明和譬喻,弟子對於這些理由,也應該獲得決定的信解。

  每次修時當念此義,修菩提心發生支分,極應愛重,若不爾者,則此諸道與上士道別別無關。不論修中、下士的任何一部份,在每次修時,都應加念:「我為修菩提心故」這一句,所以,對於能發菩提心的前行部分,應當非常重視,如果不如此,就會認為下、中士道,是獨立的部分,和上士道完全沒有關連。

  乃至未至實上士道,於菩提心未得定解,而成此心發生障礙,或於此間失大利義,故於此事應殷重修。於是,在沒有正式修上士道之前,往往由於對共中、下士道是發菩提心的前行,這個見解沒有正確的認識,因此反而造成發菩提心的障礙。譬如說共中、下士道中強調修出離心,如果不了解出離心和菩提心的關連,以為出離就是要遠離紅塵,拋家棄子,放棄工作,捨下一切,躲進深山,這樣的心,反而障礙了菩提心的生起,因為你不再關心家人、朋友、國家、社會,和一切眾生,心捨眾生,又那來的菩提心呢?所以在修共中、下士時,我們隨時提醒自己,是為利益眾生而修,與發菩提心相應而修,這樣才不會在修共中、下士道時,因為菩提心的習氣未能種下,而失去了大利義。所以,凡是修法時,不忘加上「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修」這段話,如「為了利益眾生而修歸依、業果、苦諦、出離、解脫……等等。」對於這部分,應該加強殷重的修。

  如是修習中下之道及善修習,如上士時所說道已,於相續中,隨力令生真菩提心。如果能如上面所說的,來修習共中、下士道的話,到了上士道時,不論任何的內容,如發菩提心,行六度四攝等,於身心的相續中,都能隨自己的心力,生起真實的菩提心。

  次為此心極堅固故,應以不共歸依為先而受願軌,由願儀軌正受持已,於諸學處應勵力學。進入上士道以後,為了使菩提心能堅固的緣故,應受大乘不共歸依。就是不為自己,而是希望能拔一切眾生苦,為利眾生願成佛,以生起如此的大悲心來接受歸依以及願軌。願軌就是發願菩提心的儀軌,受了願軌以後,對於種種菩薩願菩提心的內容,就要盡心盡力地學習。

  次應多修欲學之心,謂欲學習六度四攝菩薩行等。發了願菩提心以後,就想到菩薩是怎麼利益眾生的?又是如何行菩薩道的?菩薩道的內容有那些?我一定要發願來學習六度、四攝等菩薩行。

  若由至心起欲學已,定受行心清淨律儀。次應捨命莫令根本罪犯染著,餘中下纏及諸惡作,亦應勵力莫令有染,設若有犯,亦應由於如所宣說,出犯門中,善為淨治。真實生起了要學習菩薩行的心念以後,接下來就是受菩薩戒,表示自己是菩薩行者,開始正式的行菩薩道,這時便是行菩提心。既然受了菩薩戒,就應該捨命地護戒,不論是根本重戒,或者是微細的輕戒,都能勵力不犯,若是有犯,也要如法懺罪、清淨對治。

  次應總學六到彼岸,特為令心於善所緣,堪為隨欲而安住故。應善學習止體靜慮,道炬論說,為發通故,修奢摩他者,僅是一例,覺(口窩)於餘處亦說為發毗缽舍那,故為生觀亦應修止。受菩薩戒後,應該精勤的學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尤其是學習禪定,又稱修止、修奢摩他。定介於戒、慧的中間,就是說明兩者都需要有定來攝持,無定難以持戒清淨,容易因放逸、失念、煩惱熾盛而破戒。無定也難以發智慧,沒有智慧便不可能斷煩惱障、所知障,達最後解脫,可見禪定的重要性。修定,就是訓練心念,讓它能安住在所緣境上(所修的法門上)。道炬論中說,由定能發神通,這是說明定的功能之一,覺(口窩)在別的論中也說,定能開發智慧,由定而生慧,所以禪定是發慧的基礎,所以要開發智慧,也應該修禪定。毗缽舍那,是修觀,屬慧學。奢摩他,是修止,屬定學。

 次為斷執二我縛故,以見決定無我空義。次應將護無謬修法,成辦慧體毗缽舍那。如道炬釋說,除修止觀,學習律儀學處以下,是為戒學。奢摩他者,是三摩地,或為心學。毗缽舍那,是為慧學。復次奢摩他下是方便分,福德資糧,依世俗諦所有之道,廣大道次。發起三種殊勝慧者,是般若分,智慧資糧,依勝義諦甚深道次。應於此等次第決定,數量決定,智慧方便,僅以一分不成菩提,發大定解。

  次為斷執二我縛故,以見決定無我空義。次應將護無謬修法,成辦慧體毗缽舍那。前面強調了修禪定的重要,為什麼又要修觀呢?目的是要斷除二種執著的束縛。原來眾生不能成佛解脫,就是因為有人我執和法我執。這兩種執著怎麼斷呢?就是要修毘缽舍那(修觀)。等到見道時,般若無分別智現前,才明白一切本來無我,只因為有人、法執,才起了種種妄想分別執著,於是悟後起修,用見空性的智慧,斷除一切由人、法執而起的煩惱障、所知障,待二障除盡,就能證得無上菩提而成佛。所以,修觀的目的,是要真正通達空性,才有斷二執的智慧產生。

  如道炬釋說,除修止觀,學習律儀學處以下,是為戒學。奢摩他者,是三摩地,或為心學。毗缽舍那,是為慧學。道炬釋中所說,除了修止觀以外,學習戒律的內容部分,是屬於戒學。奢摩他,是禪定,屬於定學。毘缽舍那,是修觀,屬於慧學。

  復次奢摩他下是方便分,福德資糧,依世俗諦所有之道,廣大道次。發起三種殊勝慧者,是般若分,智慧資糧,依勝義諦甚深道次。以六度來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前五度,是屬於善巧方便的部分,是福德資糧,是依世俗諦而建立,所有廣大的菩提道次第。能發起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三種殊勝智慧的,是屬於般若的部分,是智慧資糧,是依勝義諦而建立,所有甚深的菩提道次第。

  應於此等次第決定,數量決定,智慧方便,僅以一分不成菩提,發大定解。總而言之,三士道的內容,以它的次第來說,是先修共下士道,再修共中士道,最後圓滿上士道。這樣的次第,不能顛倒來修。以它的數量而言,共有三士道,不能增加,也不能減少,這樣的數量,也不能增減來修。對於前五度所攝的方便,和第六度所攝的智慧方面,也要圓滿的來積聚福德、智慧二資糧,僅僅以一分來修,是無法成就無上菩提的,所以應該對三士道所有的內容,發起廣大決定的信解。

 由如是理,欲過諸佛功德大海,佛子鵝王是由雙展,廣大方便,圓滿無缺,世俗諦翅,善達二種,無我真實勝義諦翅,乃能超過。非是僅取道中一分,如折翅鳥所能飛越。如入中論云:「真俗白廣翅圓滿,鵝王列眾生鵝前,承善風力而超過,諸佛德海第一岸。」

  由如是理,欲過諸佛功德大海,佛子鵝王是由雙展,廣大方便,圓滿無缺,世俗諦翅,善達二種,無我真實勝義諦翅,乃能超過。瞭解了這些道理以後,我們就知道,想要越過諸佛的功德大海,這隻鵝王,是由雙翅的力量才能超過。這雙翅就是廣大方便,圓滿無缺的世俗諦翅;和善於了達人無我、法無我,這二種無我智慧的勝義諦翅。

  非是僅取道中一分,如折翅鳥所能飛越。如入中論云:「真俗白廣翅圓滿,鵝王列眾生鵝前,承善風力而超過,諸佛德海第一岸。」如果只是修取道中的一分,就無法圓滿二資糧,就好像折翅的鳥,是沒有辦法飛越大海的。如入中論中所說:「具備了清淨(白)的勝義諦(真),和廣大(廣)的世俗諦(俗),這兩個圓滿的翅膀,鵝王(比喻佛)列在眾生鵝(比喻眾生)前,秉承善風力(比喻圓滿二資糧),就能超過生死的大海,而達到成佛的彼岸。」

 如是以諸共道淨相續已,決定應須趣入密咒,以若入密速能圓滿二資糧故。設若過此非所能堪,或由種性功能羸劣,不樂趣者,則應唯將此道次第,漸次增廣。

  如是以諸共道淨相續已,決定應須趣入密咒,以若入密速能圓滿二資糧故。以上所有的共道次第,如果身心相續中都已生起,而決定入密乘的話,就能開始學習密教的部分。若能進入密教修習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便能快速地圓滿福德、智慧二種資糧。

  設若過此非所能堪,或由種性功能羸劣,不樂趣者,則應唯將此道次第,漸次增廣。若是無法真實生起菩提心,或是並非大乘種性,或是對密教沒有辦法產生信解,而不想趣入的行人,只有先修習顯教的部分,依三士道的次第,依次修習,漸漸便能由略而中而廣。

 若入密咒者,則依知識法勝出前者,依咒所說應當隨行,以總一切乘,特密咒中,珍重宣說故。次以根源清淨續部,所出灌頂成熟身心。爾時所得一切三昧耶及律儀,應甯捨命如理護持。特若受其根本罪染,雖可重受,然相續已壞,功德難生,故應勵力,莫令根本罪犯染者。又應勵防諸支罪染,設受染者,亦應悔除,防止令淨,以三昧耶及諸律儀,是道本故。

  若入密咒者,則依知識法勝出前者,依咒所說應當隨行,以總一切乘,特密咒中,珍重宣說故。如果要入密乘的行人,首先要依止善知識,這個善知識比前所說的善知識,還要殊勝。在密教的歸依,是四歸依,不同於顯教的三歸依,除了歸依佛、法、僧三寶外,還加上歸依上師,可見密教對上師的重視。歸依上師後,就要按照事師五十頌當中所說的去行,不要輕易違犯。在一切的小乘、大乘、金剛乘(密乘)裡面,唯有在金剛乘,特別珍重的來宣說上師的重要。

  次以根源清淨續部,所出灌頂成熟身心。接下來是接受灌頂,不論灌頂的人,或灌頂的法,都必須根源清淨,而灌頂的目的,是要成熟我們的身心,成為具器的弟子,能開始修習生起、圓滿二次第。

  爾時所得一切三昧耶及律儀,應甯捨命如理護持。這時所得的一切誓句(三昧耶,如誓言之類)和密宗戒律,應該審慎莫犯,寧願捨棄生命,也要如理護持。

  特若受其根本罪染,雖可重受,然相續已壞,功德難生,故應勵力,莫令根本罪犯染者。尤其是根本戒,如果破戒的話,雖說可以重新受戒,但是身心相續已經破壞,加持力也斷了,任憑你怎麼精進修行,功德也難再生起了,所以應該勵力慎防不令初犯根本重戒。

  又應勵防諸支罪染,設受染者,亦應悔除,防止令淨,以三昧耶及諸律儀,是道本故。同時也應勵力防範其他的輕戒不犯,若有違犯,也應修懺罪,讓它懺除清淨,不令再犯。如此慎重護戒的原因,是三昧耶和密乘戒,是佛法的根本,也是修行成就的根本,根本不固,是不可能成就道果的。

 次於續部,若是下部有相瑜伽,若是上部生次瑜伽,隨其一種善導修學。此堅固已,若是下部無相瑜伽,或是上部滿次瑜伽,隨於其一應善修學。

  次於續部,若是下部有相瑜伽,若是上部生次瑜伽,隨其一種善導修學。接下來,是學習密續部,可以學習下三部(事部、行部、瑜伽部)的有相瑜伽,或者是無上瑜伽部的生起次第瑜伽,選擇其中一個開始修學。

  此堅固已,若是下部無相瑜伽,或是上部滿次瑜伽,隨於其一應善修學。以上的所學堅固了以後,就是說,修下部有相瑜伽的行者,在身心有所得之後,就轉入下部的無相瑜伽;修上部的生次瑜伽的行者,在身心有所得之後,就轉入無上瑜伽部的圓滿次第瑜伽,也是選擇其中一個繼續修學。

 道炬論說,如是建立道之正體,故道次第亦如是導,大覺(口窩)師,於餘論中亦嘗宣說。攝修大乘道方便論云:「欲得不思議,勝無上菩提,賴修菩提故,樂修為心要。已得極難得,圓滿暇滿身,後極難獲故,勤修令不空。」又云:「如犯從牢獄,若有能逃時,與餘事非等,速從彼處逃。此大生死海,若有能度時,與餘事非等,應當出有宅。」又云:「歸依增上戒,及住願根本,應受菩薩律,漸隨力如理,修行六度等,菩薩一切行。」又云:「方便慧心要,修止觀瑜伽。」定資糧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著有報樂,背棄諸攝持。圓滿信等財,敬師等於佛,具師教律儀,善勤於修習。瓶密諸灌頂,由尊重恩得,行者身語心,清淨成就器。由圓滿定支,所生資糧故,速當得成就,是住密咒規。」

  道炬論說,如是建立道之正體,故道次第亦如是導,大覺(口窩)師,於餘論中亦嘗宣說。道炬論中說,就是如此建立整個菩提道的體系。修行的次第,也是依此道,一步步的引導。阿底峽尊者,在其他的論典當中,也曾經是如此的宣說。

  攝修大乘道方便論云:「欲得不思議。勝無上菩提,賴修菩提故,樂修為心要。已得極難得,圓滿暇滿身,後極難獲故,勤修令不空。」攝修大乘道方便論中說:「想要證得不可心思言議的殊勝佛果,只有依賴此菩提道的修習,能生起樂於修此菩提道的心念,是最重要的。既然已經獲得這個難得的暇滿人身,以後也很難再得到,所以應該精進修行,不讓它白白空過。

  又云:「如犯從牢獄,若有能逃時,與餘事非等,速從彼處逃。此大生死海,若有能度時,與餘事非等,應當出有宅。」又說:「就像在牢獄中的囚犯,如果有逃脫的機會,當然沒有比這個更迫切的事了,一定是以最快的速度從牢獄中逃出。同樣的,我們現今正沈淪在這個生死的大海中,若是有度脫的機會,也是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事了,應當趕緊跳出這個三界的火宅。」

  又云:「歸依增上戒,及住願根本,應受菩薩律,漸隨力如理,修行六度等,菩薩一切行。」又說:「從大乘的不共歸依開始,受願心儀軌,有了願菩提心為根本,再受菩薩戒,開始行菩提心,一步步的隨自己的能力,修行六度四攝等,這就是菩薩的一切行。」

  又云:「方便慧心要,修止觀瑜伽。」又說:「修前五度為方便,第六度為智慧,是修大乘的心要。修止得禪定,修觀得智慧,如此圓滿二資糧。」

  定資糧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著有報樂,背棄諸攝持。圓滿信等財,敬師等於佛,具師教律儀,善勤於修習。定資糧品中也說:「先有堅固的大悲願力,才能生出殊勝的菩提心,布施時不望回報,厭離捨棄世間的財物,圓滿信、戒、聞、慚愧、捨(施)、精進、定慧等七聖財,恭敬上師等同佛,上師所教的戒律,一定精勤地修習守護。

  瓶密諸灌頂,由尊重恩得,行者身語心,清淨成就器。由圓滿定支,所生資糧故,速當得成就,是住密咒規。」寶瓶灌頂、密灌頂……這種種灌頂,都是由上師的恩德,弟子的身、語、意,因此而得到清淨,堪為造就的法器,經由修習生起、圓滿二次第,所生的二資糧,能很快地圓滿成就,這就是密乘的法要。」

    為什麼「依三士道的次第引導學人」的原因,第一部份「正明因相」已經講完,第二部分是「說明依此次第修的意義」。

 第二所為義者。若中下士諸法品類,悉是上士前加行者,作為上士道次足矣,何須別立共中下士道次名耶。別分三士而引導者,有二大義,一為摧伏增上我慢,謂尚未起共同中下士夫之心,即便自許我是大士。二為廣益上中下心,廣饒益之理者,謂上二士夫,亦須希求得增上生及其解脫。故於所導上中二類補特伽羅,教令修習此二意樂,無有過失,起功能故。若是下品補特伽羅,雖令修上,既不能發上品意樂,又棄下品俱無成故。

  第二所為義者。若中下士諸法品類,悉是上士前加行者,作為上士道次足矣,何須別立共中下士道次名耶。第二部分,按照三士道的次第引導,有何殊勝的意義?若是共中、下士道的內容,都是修上士道的前面加行,那只立上士道一個次第就已經足夠,何必另外再立共中、下士道的次第呢?

  別分三士而引導者,有二大義,一為摧伏增上我慢,謂尚未起共同中下士夫之心,即便自許我是大士。別分三士道來引導,有兩大意義:一是為了摧伏增上我慢。就是自己還沒有生起共中、下士的意樂之心,就自稱是行大乘道的菩薩。增上我慢,就是把自己的能力高估,沒有達到的情況,以為達到。比現有的程度再增加、超過,所以叫增上。會發生這種情形,就是對於整個次第不清楚,才會生起增上我慢。

  二為廣益上中下心,廣饒益之理者,謂上二士夫,亦須希求得增上生及其解脫。故於所導上中二類補特伽羅,教令修習此二意樂,無有過失,起功能故。二是為了能廣泛利益上、中、下三士的眾生。能廣泛利益的理由,分兩方面來說,對於上、中士道的行人,也必須希求得到下士道的現前增上生,和中士道的解脫。所以,引導這兩類的眾生,教他修習共中、下士的意樂,並沒有任何的過失,也有助於修上士時的發菩提心。

  若是下品補特伽羅,雖令修上,既不能發上品意樂,又棄下品俱無成故。但對於只能修下士道的眾生來說,如果只有上士道的話,一開始就讓他發菩提心,如果他沒辦法發心,就無法修上士道,又沒有其他的下品可以起修,這樣上、下品都不能成就,豈不可惜。

 復次為具上善根者,開示共道,令其修習,此諸功德,或先已生,若先未生,速當生起。若生下下,可導上上,故於自道非為迂緩。須以次第引導心者,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中,以黠慧寶師漸磨摩尼法喻合說,恐文太繁,故不多錄。

  復次為具上善根者,開示共道,令其修習,此諸功德,或先已生,若先未生,速當生起。另外,對於具有善根的大乘行者來說,開示共中、下士道的內容,讓他修習,共中、下士道中的所有功德,原來已經生的,可以繼續增長,若是先前還未生的,也可以很快速地生起。

  若生下下,可導上上,故於自道非為迂緩。前面的共道,是後面的基礎,基礎牢固了,自然能夠一步步的引導向上,所以修共道,並非迂迴繞路,也不會耽誤修行的時間。

  須以次第引導心者,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中,以黠慧寶師漸磨摩尼法喻合說,恐文太繁,故不多錄。必須以次第來引導行人的理由,在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中,以聰明的寶師,漸次的磨去泥垢,才能使摩尼寶發光,來作比喻,恐怕內容太多,所以在此不詳細說明。善於治寶的寶師,首先用粗砂磨去泥石,其次再去掉細垢和瑕疵的部分,摩尼寶就能放出它的光彩。佛法也是如此,為下劣的有情說下士法,為中等的有情說中士法,為上等的有情說上士法。就是修下士法時,去除最粗惡的部分,修中士法時,再去細微的我執,到了上士法時,才能生起大乘的功德。

 龍猛依怙亦云:「先增上生法,決定勝後起,以得增上生,漸得決定勝。」此說增上生道及決定勝道,次第引導。聖者無著亦云:「又諸菩薩為令漸次集善品故,於諸有情,先審觀察。知劣慧者,為說淺法,隨轉粗近教授教誡。知中慧者,為說中法,隨轉處中教授教誡。知廣慧者,為說深法,隨轉幽微教授教誡。是名菩薩於諸有情次第利行。」聖天亦於攝行炬論,成立先須修習到彼岸乘意樂,次趣密咒漸次道理。攝此義云:「諸初業有情,轉趣於勝義,正等覺說此,方便如梯級。」四百論中,亦說道次極為決定:「先遮止非福,中間破除我,後斷一切見,若知為善巧。」此說道有決定次第。敬母善巧阿闍黎亦云:「如淨衣染色,先以施等語,善法動其心,次令修諸法。」月稱大阿闍黎,亦引此教為所根據,成立道之次第決定。現見於道引導次第,諸修行者,極應珍貴,故於此裡,應當獲得堅固定解。

  龍猛依怙亦云:「先增上生法,決定勝後起,以得增上生,漸得決定勝。」此說增上生道及決定勝道,次第引導。龍樹菩薩也說:「先修現前增上生,畢竟決定勝才能生起,因為得到了增上生,漸次才能獲得決定勝。」這就是說明,增上生和決定勝道,必須依次第引導的道理。

  聖者無著亦云:「又諸菩薩為令漸次集善品故,於諸有情,先審觀察。知劣慧者,為說淺法,隨轉粗近教授教誡。聖者無著菩薩也說:「菩薩為了能讓行人漸次地集積善品,對於想要修行的學人,應該先審慎地觀察他的根器。如果知道他是根器低劣的眾生,就為他說下士法。希望能使他發起不墮三惡道的心,得人天果報。

  知中慧者,為說中法,隨轉處中教授教誡。若是根器中等,就為他說中士道,希望能使他發起出離三界的心。

  知廣慧者,為說深法,隨轉幽微教授教誡。是名菩薩於諸有情次第利行。」如果是上等利根,就為他說上士道,希望能使他發起利益眾生的心。這就是菩薩對於一切有情,依次第引導修行的利他行。」

  聖天亦於攝行炬論,成立先須修習到彼岸乘意樂,次趣密咒漸次道理。攝此義云:「諸初業有情,轉趣於勝義,正等覺說此,方便如梯級。」聖天也於攝行炬論中,建立了必須先修顯教的大乘發心,才能漸次趣入密乘的道理。攝此義中說:「從初修的有情,要轉向趣入大乘,乃至成佛,佛說這中間的次第方法,就像階梯一樣,必須循序漸進。」

  四百論中,亦說道次極為決定:「先遮止非福,中間破除我,後斷一切見,若知為善巧。」此說道有決定次第。四百論中也說,修行有一定的次第:「先遮止一切惡行的非福業;其次是破除我執;最後斷除人、法二執,若是知道這個次第的,就是善巧的修行人。」這也是說,菩提道是有它一定的次第。

  敬母善巧阿闍黎亦云:「如淨衣染色,先以施等語,善法動其心,次令修諸法。」敬母善巧阿闍黎也說:「攝受眾生,就像是要把一件衣服染色,先是以布施、愛語等善法,打動他的心,接下來便能使他開始修學佛法。」

  月稱大阿闍黎,亦引此教為所根據,成立道之次第決定。現見於道引導次第,諸修行者,極應珍貴,故於此裡,應當獲得堅固定解。月稱菩薩,也以此教為根據,成立了修道的次第,凡是修行人,都應該非常珍惜這個法教,對於裡面所說的道理,也應當獲得堅固決定的信解。

top03.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