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次第分二: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初中分二:一、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二、總略宣說修持軌理。 今初

  本論第四部分,是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的次第。內容分二:一是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二是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第四部分,是本論最主要的部分,談論所有修行的次第和內容。首先說明親近善知識,是修道的根本。就像我們要學習一門學問、知識或技能,必須先尋找一位能教導我們的老師。學佛修行也是一樣,先要找尋一位善知識作為我們的上師,然後親近他、依止他,所以說,親近善知識,是修習佛道的根本。
  接下來,是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既然親近了善知識,如何依照應有的次第,一步步的學習和修證,這就是第二項的內容,也是本論所有修行的次第和內容。

 攝決定心藏云﹕「住性數取趣,應親善知識。」又如鐸巴所集博朶瓦語錄中云:「總攝一切教授首,是不捨離善知識。」能令學者相續之中,下至發起一德,損減一過,一切善樂之本源者,厥為善知識。故於最初,依師軌理,極為緊要。菩薩藏經作如是說:「總之獲得菩薩一切諸行,如是獲得圓滿一切波羅密多,地忍等持,神通總持,辯才回向,願及佛法,皆賴尊重為本。從尊重出,尊重為生及為其處,以尊重生,以尊重長,依於尊重,尊重為因。」博朶瓦亦云﹕「修解脫者,更無緊要過於尊重,即觀現世可看他而作者,若無教者亦且無成,況是無間從惡趣來,欲往從所未經之地,豈能無師。」

  我們知道親近善知識,是修行的第一步。但是,怎麼知道他是不是善知識?我們學習的人,是不是也需要具備一些條件?找到了善知識以後,應該如何來親近依止他?如果能正確的依止,會有什麼殊勝的利益?不能依止善知識,又有什麼樣的過患?這些都是我們必須先弄清楚的,所以,下面「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這一段,就是逐步說明所有的內容。

  攝決定心藏云:「住性數取趣,應親善知識。」攝決定心藏中說:「只要是想學習佛法的人,都應該親近善知識。」住性,是指決定性種性的眾生,就是一定會想要學佛修行的人。這是由於過去生已經和佛法結過緣,已經種下善根的種子,所以這一世,很自然的就會想學佛修行。有一類,我們稱為不定性,就是不一定會學佛的種性。如果有學佛的因緣,或者是能遇到善知識的引導,就可以趨入佛法,若是沒有,就不會學佛。另外有一類,是邪定性,就是根本不會想學佛的人。這是因為過去沒有和佛法結過緣,也沒有種過善根,所以,這一生想要學習佛法比較困難。

  又如鐸巴所集博朶瓦語錄中云:「總攝一切教授首,是不捨離善知識。」又如鐸巴所集的博朶瓦語錄中說:「總攝一切教授的根本,就是不捨棄、不遠離善知識。」為什麼呢?

  能令學者相續之中,下至發起一德,損減一過,一切善樂之本源者,厥為善知識。故於最初,依師軌理,極為緊要。因為善知識,是指導修行的人。他可以使學者在身心方面,因正確修善,而生起一分功德,因正確斷惡,而減少一分過失。如此,才能漸漸斷盡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而成佛。所以,從現世的長壽、財物、眷屬等安樂起,一直到成佛的究竟安樂為止,這一切善樂根本的來源,都是依止善知識來的。由此可見,最初學佛時,修習依止上師的軌理,非常重要。

  菩薩藏經作如是說:「總之獲得菩薩一切諸行,如是獲得圓滿一切波羅密多,地忍等持,神通總持,辯才回向,願及佛法,皆賴尊重為本。從尊重出,尊重為生及為其處,以尊重生,以尊重長,依於尊重,尊重為因。」菩薩藏經中,對於依止善知識的重要,作這樣的說明:「總而言之,想行一切的菩薩道,想圓滿初地菩薩至十地菩薩的十種波羅蜜多,都必須依賴善知識為根本。一切的菩薩行,分為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位。
  菩薩從初發心開始入十信位,經過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賢位,主要是積聚見道的福智資糧,資糧不足,是很難開悟的,這時屬資糧位;再繼續為見道修一切的加行,是加行位;一旦見道,就登初地,是見道位;初地以後,開始行利他的種種事業,漸漸圓滿十種波羅蜜多,這個階段屬於修道位;最後成就佛果,是究竟位,也稱無學道,就是不用再學再修了。這些就是整個菩薩道的內容,和修行的階位。
  至於十地菩薩,如何行十種波羅蜜多,而圓滿成佛的福智資糧?
  初地菩薩,主要是行布施,而漸漸圓滿布施波羅蜜多。也就是說,初地菩薩的布施最圓滿,幾乎到了沒有什麼不能施的地步了。我們凡夫眾生,身外之物也許還能布施,至於最愛惜的身體、生命,恐怕就要考慮考慮了。初地菩薩則不然,不論內身、外財,甚至性命,都能布施出去,沒有絲毫的吝惜。而且布施的時候,不會執著功德,也不會要求回報,一布施完就放下,沒有布施的人、接受布施的對象和布施的東西。最後再把布施的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希望眾生都能成佛。就是連布施的功德都不執著,再把它布施出去。也就是因為如此,初地菩薩才能圓滿布施波羅蜜多。
  二地菩薩,因為持戒已經完全清淨,所以能圓滿持戒波羅蜜多。我們凡夫眾生,即使在醒的時候,也不免犯下嚴重的戒。二地菩薩,則是在夢中,也不會誤犯最微細的戒,因此才能圓滿持戒波羅蜜多。
  三地菩薩,成就的是忍辱波羅蜜多。我們凡夫眾生的忍,是表面上的忍讓,內心則怨恨不已。三地菩薩的忍辱,因為有大悲心的攝持,所以不管是無理的打、罵,還是種種的惱害,甚至將他的身肉筋骨,分分割截,都能不生一念的瞋心,絕對不會懷恨在心,也不會生起報復的念頭,因此才能圓滿忍辱波羅蜜多。另外,三地菩薩,還能使所聽聞、所思惟、所修習的法,完全的明記而不忘失,所以能得總持。
  四地菩薩,能畢竟斷除一切懈怠,精進修習一切功德,故能圓滿精進波羅蜜多。
  五地菩薩,圓滿禪定波羅蜜多。此地菩薩,定力已經到了動靜一如的境界,任何魔都無法動搖,而且從靜定中,能引發六種神通,以成辦種種利生的事業。等持,是指禪定的功夫,能使心平等維持在一個境界上。
  六地菩薩,由於通達人空和法空的智慧,所以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
  七地菩薩,圓滿方便善巧波羅蜜多。此地菩薩,將前面六種波羅蜜多的種種功德,迴向給一切有情,希望眾生能因我所修的功德而得到一切的義利,因此具有迴向方便善巧;另外菩薩在生死中的種種活動,完全是為了拔濟各類的有情,所有具有拔濟方便善巧。這兩種方便善巧,就是此波羅蜜多的內容。
  八地菩薩,圓滿願波羅蜜多。這個願,包括佛道無上誓願成的菩提願,和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利樂他願。
  九地菩薩,圓滿力波羅蜜多。這個力,包括理解力和實踐力。就是透過對一切法的思惟觀察之後,再起而修行的種種能力。另外,九地菩薩已得四無礙解。就是能辯才無礙:隨不同的根機,說不同的法;能於法無礙解:對一切法的名相等,都通達無礙;能於義無礙解:就是對於一切法的義理、無量差別等,都能了知無礙;辭無礙解:是指語言的運用,也能通達無礙。由於九地菩薩,成就微妙不可思議的四無礙解,能遍於十方世界為一切有情善說妙法,所以九地菩薩為說法第一。
  十地菩薩,圓滿智波羅蜜多。就是同時具足見諸法空相的勝義智,和見無量差別相的世俗智。從親近善知識開始,由依止善知識修學佛法到究竟成佛,這一切的修學過程都是由於依止善知識,奉行善知識的教導。因此菩薩行者,一切必須依止善知識,依止善知識是學佛的最根本之道。」

  博朶瓦亦云:「修解脫者,更無緊要過於尊重,及觀現世可看他而作者,若無教者亦且無成,況是無間從惡趣來,欲往從所未經之地,豈能無師。」博朶瓦也說:「凡是想求解脫道的修行人,最要緊的莫過於善知識了。就是世間的土木工匠等,如果沒有老師的教授,也是無法成就,更何況我們才剛剛從三惡道的輪迴中逃脫出來,正想朝從來沒有去過的成佛路上走,怎麼能夠沒有老師?」

 由是親近知識之理分六:一、所依善知識之相,二、能依學者之相,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四、依止勝利,五、未依過患,六、攝彼等義。 今初

  「親近善知識是修道的根本」中,分「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和「總略宣說修持軌理」兩部分。「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的內容,共分為六項,首先是所依善知識之相,就是先辨別善知識應該具備的德相。

 總諸至言及解釋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雖說多種,然於此中所說知識,是於三士所有道中,能漸引導,次能導入大乘佛道。如經莊嚴論云﹕「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應依止。」是說學人,須依成就十法知識。此復說為自未調伏,而調伏他,無有是處。故其尊重能調他者,須先調伏自類相續。若爾須一何等調伏,謂若隨宜略事修行,於相續中有假證德名,全無所益。故須一種順總佛教,調相續法,此即定為三種寶學,是故論說調伏等三。

  總諸至言及解釋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雖說多種,然於此中所說知識,是於三士所有道中,能漸引導,次能導入大乘佛道。所有經論當中,談到善知識的德相,雖然由於各乘的不同,而有多種類別。但是本論所說的善知識,是指在三士所有的菩提道中,能漸次地引導,從下士、中士、進入上士,直至大乘佛地的善知識。

  如經莊嚴論云:「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應依止。」是說學人,須依成就十法知識。經莊嚴論中說:「善知識必須具備調伏(戒)、寂靜(定)、近寂靜(慧)、德增上(功德等勝過自己)、具精勤(精進利他)、教富饒(教理通達)、善達實性(有修證)、具巧說(善說法)、悲憫(為慈悲而說法)、遠離厭患(能數數宣說而無疲倦)這十種德相。」若是具足這十種德相,就是我們學人應該依止的善知識。

  此復說為自未調伏,而調伏他,無有是處。故其尊重能調他者,須先調伏自類相續。為什麼一位善知識,必須具備這些德相呢?因為若是連自己的煩惱都未能調伏的話,是不可能調伏眾生的。所以,善知識要調伏眾生之前,必須先調伏自己身心的煩惱。

  若爾須一何等調伏,謂若隨宜略事修行,於相續中有假證德名,全無所益。要如何調伏自己身心的煩惱呢?如果只是略略的修行,於身心上只證得部分的功德,並不能真正的饒益眾生。

  故須一種順總佛教,調相續法,此即定為三種寶學,是故論說調伏等三。所以必須合於佛法所說自我調伏內容,才是圓滿成就的德相。那就是依戒、定、慧三學,來調伏自身的煩惱。因此本論中所說的自調伏相,就是指戒、定、慧三種寶學。

 其中調伏者,謂尸羅學。別解脫云﹕「心馬常馳奔,恆勵終難制,百利針順銜,即此別解脫。」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調所化銜。」如調馬師,以上利銜調(忄龍)悷馬,根如悷馬隨邪境轉,若其逐趣非應行時,應制伏之。學習尸羅,調伏心馬,以多勵力制令趣向,所應作品。寂靜者,如是於其妙行惡行,所有進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發起內寂靜住,所有定學。近寂靜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觀擇真義發起慧學。如是唯具調伏相續,三學證德,猶非完足,尚須成就聖教功德。言教富者,謂於三藏等,成就多聞。善知識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謂是須一,若講說時,能令發生無量知解,若行持時,於後聖教,能成何益,當時能有何種義利。」

  其中調伏者,謂尸羅學。在依三學的次第,來調伏身心的煩惱當中,首先介紹的是戒學。就是勵力的遮止惡行,使身、口、意三門,儘量不與戒律相違背。

  別解脫云:「心馬常馳奔,恆勵終難制,百利針順銜,即此別解脫。」別解脫中說:「我們的心,如野馬般的經常在奔馳當中,就是長時間之內,用盡了各種的方法,也難將它制服。最後只有用非常銳利、具有百針的銜將它套住,才調伏了馬。這個馬嘴巴銜的,就是比喻別解脫戒,只有戒律,才能調伏心馬。」

  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調所化銜。」如調馬師,以上利銜調(忄龍)悷馬,根如悷馬隨邪境轉,若其逐趣非應行時,應制伏之。又如分辨教中所說:「我們的心,如野馬般的奔馳,是因為沒有被戒律的銜所調伏的緣故。」要調伏我們的心馬,必須要像善於調伏馬的調馬師,用最堅利的銜,來調伏剛強難調的馬。我們的眼、耳、鼻、舌、身五根,就如同剛強難調的馬,總是隨著色、聲、香、味、觸五境來轉,因此才會使心散亂,生起貪、瞋、痴等煩惱,而造了種種的惡業。若是想要不造下惡業,只能在心隨著不該趣向的邪境轉時,趕緊制伏它。

  學習尸羅,調伏心馬,以多勵力制令趨向,所應作品。但是,用什麼方法來制伏它呢?就是學習戒律。用戒律調伏心馬,多多努力使它能漸漸趨向戒律的內容。

  寂靜者,如是於其妙行惡行,所有進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發起內寂靜住,所有定學。調伏煩惱,第二是依止定學。在心漸漸能被制伏後,就能停止一切的惡行,行一切的妙行,這都是由於依止正念、正知的緣故,才使心不起散亂,而安住在善所緣當中,如此以定調心,便能成就定學。

  近寂靜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觀擇真義發起慧學。調伏煩惱,第三是依止慧學。由於心能得定,便逐漸變得清明,在觀察思擇無我的真諦時,容易明了通達,於是生出智慧,而成就慧學。

  如是唯具調伏相續,三學證德,猶非完足,尚須成就聖教功德。如此成就了調伏身心煩惱的三學證德,對於一位具相的善知識來說,還是不夠的,必須再通達無量佛法的經義。

  言教富者,謂於三藏等,成就多聞。就是還須教富饒這個條件。對於整個佛法的經、律、論三藏,由於融會貫通後,而成就多聞。

  善知識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謂是須一,若講說時,能令發生無量知解,若行持時,於後聖教,能成何益,當時能有何種義利。」善知識敦巴說:「所謂大乘的善知識,在講說佛法時,一定是能有開有合,不論涉及到那一個部分,都能貫通佛法的經義,使聽聞的人產生無量的知解。等到修的時候,也能了知一切法的差別相。譬如每一個法,對於後世的佛法會產生什麼樣的利益?當下對於所度化的眾生,又能得到什麼樣的義利?」

 達實性者,是殊勝慧學,是謂通達法無我性,或以現證真實為正。此若無者,說由教理通達亦成。

  達實性者,除了教授富饒之外,還須通達實性,前者指的是教理方面,後者則是指修證方面。

  是殊勝慧學,是謂通達法無我性,或以現證真實為正。通達實性,屬於殊勝的慧學。此慧是經由修習而證得的修所成慧,不同於由聞、思而得的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它是由於通達法無我性,或是現證實相所產生的智慧。

  此若無者,說由教理通達亦成。若是不能由現量證得諸法的實相,而是透過多聞、思惟後,通達法無我的道理,也可以算是符合達實性這個條件。

 如是雖能具足教證,若較學者或劣或等,猶非圓足,故須一種德增上者。親友集中作如是說:「諸人依劣當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勝者獲尊勝,故應親近勝自者。所有具最勝,戒近靜慧尊,若親近是師,較尊勝尤勝。」如樸窮瓦云﹕「聞諸善士史傳之時,我是向上仰望於彼。」又如塔乙云﹕「我於惹珍諸耆宿所,而作目標。」是須一種目向上望增上德者。如是六法,是自所應獲得之德,諸所餘者是攝他德。此亦如云﹕「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於餘者,示法性諦令解脫。」若除為他說無謬道攝受而外,無有以水洗罪等事。其中四法,善巧說者,謂於如何引導次第而得善巧,能將法義巧便送入所化心中。

  如是雖能具足教證,若較學者或劣或等,猶非圓足,故須一種德增上者。如此具有多聞和實證的善知識,如果比學習的人程度還差,或者只是相等,也不足為善知識,所以還須加上另一個條件,就是德增上。

  親友集中作如是說:「諸人依劣當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勝者獲尊勝,故應親近勝自者。所有具最勝,戒近靜慧尊,若親近是師,較尊勝尤勝。」親友集中這樣說:「學人如果依止比自己差的老師,修行反而會退步,就是和自己相等的也不能進步,只有比自己更超勝的才能真正獲益,所以應該親近勝過自己的善知識。若是能親近具有以上所說戒、定、慧、教、證這五個條件的善知識,就是比勝過自己的善知識,還要更殊勝了。」

  如樸窮瓦云:「聞諸善士史傳之時,我是向上仰望於彼。」如樸窮瓦說:「聽聞大師們的傳記時,我很自然的便生起仰望崇敬的心。」

  又如塔乙云:「我於惹珍諸耆宿所,而作目標」是須一種目向上望增上德者。又如塔乙說:「每當我遙望惹珍寺時,我都把惹珍寺的善知識們,作為我修行學習的目標。」這就是以一種目光向上的神情,來比喻仰望德增上的善知識。

  如是六法,是自所應獲得之德,諸所餘者是攝他德。以上六種,是善知識本身應該具足的德相,另外還有四種,是在攝受眾生時,所需要具備的條件。

  此亦如云:「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於餘者,示法性諦令解脫。」這亦如中所說:「諸佛在度化眾生的時候,不是以水來洗淨他的罪業,也不是用手摩頂來除去眾生的痛苦,更不是把自己所證得的證量,直接轉移到他的身上,而是為眾生說法令其解脫。」

  若除為他說無謬道攝受而外,無有以水洗罪等事。所以,佛除了為眾生開示正法以外,沒有用水洗罪、手除苦等方式來攝受眾生。

  其中四法,善巧說者,謂於如何引導次第而得善巧,能將法義巧便送入所化心中。那佛菩薩是用何種方式來攝受眾生呢?第一是說法善巧。就是能隨眾生的根器,為他開示法義,使這些引導修行的次第內容,很善巧的進入他的心中。

 悲愍者,謂宣說法等起清淨,不顧利養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說,是須猶如博朵瓦告慬哦瓦云﹕「黎摩子,任說幾許法,我未曾受讚一善哉,以無眾生非苦惱故。」

  悲愍者,為宣說法等起清淨,不顧利養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說,第二是具有悲憫的心。就是說法時,意念是清淨的,完全不顧著名聞、利養、恭敬等事,純粹是由於慈悲眾生而說法。

  是須猶如博朶瓦告慬哦瓦云:「黎摩子,任說幾許法,我未曾受讚一善哉,以無眾生非苦惱故。」這種情況,就像博朶瓦告訴慬哦瓦說的:「黎摩子,不管我說了多少法,都不是為了求恭敬、讚歎,因為我從來沒有一次覺得自己說得好,只是看到眾生都在苦惱中,希望能夠幫助他們離苦得樂而已。」

 具精勤者,謂於利他勇悍剛決。遠離厭患者,數數宣說而無疲倦,謂能堪忍宣說苦勞。博朶瓦云﹕「三學,及通達實性,並悲愍心,五是主要。我阿闍黎嚮尊滾,既無多聞復不耐勞,雖酬謝語亦不善說,具前五德故,誰居其前悉能獲益。嚀敦,全無善說,雖說施願,唯作是念今此大眾皆未解此,餘無所知,然有前五,故誰近能益。」如是若於諸所學處,不樂修行,唯讚學處所有美譽,或其功德以謀自活者,則不堪任為善知識。宛如有人讚美栴檀,謀自活命。有諸欲求妙栴檀者,而問彼曰,汝有檀耶,答曰實無,此全無義唯虛言故。三摩地王經云﹕「末世諸苾芻,多是無律儀,希欲求多聞,唯讚美尸羅,然不求尸羅。」於定慧解脫三種,亦如是說。次云﹕「如一類士夫,稱揚栴檀德,謂栴檀如此,香相極可愛。次有諸餘人,問如所稱讚栴檀少有耶,諸士夫此問,答彼士夫云,我是稱讚香,以求自活命,非我有其香。如是末世出,諸不勤瑜伽,以讚戒活命,彼等無尸羅。」所餘三種亦如是說故。如是修行解脫之尊重,乃是究竟欲樂之根本,故諸欲求依尊重者,應當了知,彼諸德相,勵力尋求。具其相者,諸欲為作學人依者,亦應知此,勵力具足如是德相。

  具精勤者,謂於利他勇悍剛決。第三是具精勤。就是對於利他,具有勇猛精進的心。

  遠離厭患者,數數宣說而無疲倦,謂能堪忍宣說苦勞。第四是遠離厭患。就是說法時,不論是詳說、中說、略說,都能數數宣說而不疲倦,不起厭患的心,能忍宣說時的勞苦。

  博朶瓦云:「三學,及通達實性,並悲愍心,五是主要。我阿闍黎嚮尊滾,既無多聞復不耐勞,雖酬謝語亦不善說,具前五德故,誰居其前悉能獲益。嚀敦,全無善說,雖說施願,唯做是念今此大眾皆未解此,餘無所知,然有前五,故誰近能益。」博朶瓦說:「在善知識所具備的十種德相當中,以戒、定、慧三學;通達實性和悲愍心這五種為最重要。我的上師嚮尊滾,既不多聞,也不耐宣說的勞苦,就是連應酬話也不會說,但是因為他具有這五種德相,所以只要在上師面前受教的弟子,都能真正的獲益。嚀敦上師,說法並不善巧,就是解說布施、迴向、發願等內容,大眾也無法了解,其他的就更不用說了,然而也是因為他具有這五種德相,因此誰要是親近他,誰就能獲益。」

  如是若於諸所學處,不樂修行,唯讚學處所有美譽,或其功德以謀自活者,則不堪任為善知識。由此可見,這五種德相,是善知識必備的條件。戒、定、慧三學,說明已能調伏自身的煩惱,說法時,必定能深入人心,幫助眾生調伏煩惱。通達實性,表示修行已有證量,雖不善說法,或無多聞,也能使弟子轉變身心,得到真實的受用。悲愍心,是說為悲憫眾生而說法,沒有求名利恭敬等雜染心。因此,若是對於戒定慧三學,不愛樂修行,只是讚歎三學的殊勝功德,並不能調伏自身的煩惱;說法時,僅能宣說文詞義理,並沒有實證的功夫;說法動機,又以博取名利恭敬為目的,這樣不具備五種德相的說法者,就不能算是善知識了。

  宛如有人讚美栴檀,謀自活命。有諸欲求妙栴檀者,而問彼曰,汝有檀耶,答曰實無,此全無義唯虛言故。只能讚歎三學的功德以求名聞利養,就好比有人以讚歎牛頭栴檀來謀求活命(牛頭栴檀,是檀香中的極品,可摧毀一切毒),等到真正想要檀香的人來問他:你有栴檀嗎?他卻回答說:沒有。如此讚歎三學的殊勝功德,自身卻不具備這些功德,是毫無意義,只是說說空話,騙取財物而已。

  三摩地王經云:「末世諸苾芻,多是無律儀,希求欲多聞,唯讚美尸羅,然不求尸羅。」於定慧解脫三種,亦如是說三摩地王經中說:「末法時代的比丘,大多不守戒律,只一心想求多聞,完全不實際修行,所以只能讚美戒律,而不能清淨持戒。」對於修禪定、得智慧、求解脫這三種內容,也是相同的情況。

  次云:「如一類士夫,稱揚栴檀德,謂栴檀如此,香相極可愛。次有諸餘人,問如所稱讚栴檀少有耶,諸士夫此問,答彼士夫云,我是稱讚香,以求自活命,非我有其香。如是末世出,諸不勤瑜伽,以讚戒活命,彼等無尸羅。」所餘三種亦如是說故。又說:「就像有一種人,專門稱揚栴檀的上妙殊勝,說這栴檀是多麼的難得可貴,多麼的具有奇效,香味又是如何的絕妙。等到有人問說,你所稱讚的栴檀,能不能拿一點點讓我瞧瞧?他就只能回答說,我是稱讚栴檀以哄騙財物,並不是真的有香。現在末法時代的修行人就是如此,大多不精勤修行戒律,只是以讚歎戒的功德來求取名聞利養,這些人是毫無戒律可言的。」其他的定、慧、解脫三種內容,也是相同的情況。

  如是修行解脫之尊重,乃是究竟欲樂之根本,故諸欲求依尊重者,應當了知,彼諸德相,勵力尋求。具其相者,諸欲為作學人依者,亦應知此,勵力具足如是德相。對於想求解脫的修行人,善知識是幫助我們達到究竟安樂(成佛)的根本。所以要依止善知識的學人,應當了知善知識應該具備的德相,再依這些德相,盡力的去尋求。對於那些準備作為學人依止的善知識而言,也應該了解這些內容,才能勵力的讓自己具足這些德相,成為真正具德的善知識。

 由時運故,具全德者實屬難得。若未獲得如是師時,將如何耶。妙臂請問經云:「如其僅有一輪車,具馬於道亦不行,如是若無修行伴,有情不能獲成就。若有具慧形貌正,潔淨姓尊趣注法,大辯勇悍根調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餓渴及苦惱,不供婆羅門餘天,精悍工巧知報恩,敬信三寶是良伴。諸能完其如是德,於諍世中極稀故,半德四分或八分,應依如是咒師伴。」此說所說圓滿伴相,八分之一為下邊際。鐸巴所集博朶瓦語錄中,述大依怙說尊重相,亦復同此。故於所說完具圓滿諸德相中,隨其所應配其難易,具八分者,為下邊際。

  由時運故,具全德者實屬難得。若未獲得如是師時,將如何耶。由於接近末法時代的緣故,具備所有德相的善知識愈來愈難遇到,若是不能獲得具相的善知識時,應該怎麼辦?

  妙臂請問經云:「如其僅有一輪車,具馬於道亦不行,如是若無修行伴,有情不能獲成就妙臂請問經中說:「如果一輛車只有一個輪子,就是有馬,也無法行走。同樣的道理,修行若是沒有引導我們的善知識,也是不可能獲得成就的。

  若有具慧形貌正,潔淨性尊趣注法,大辯勇悍根調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餓渴及苦惱,不供波羅門餘天,精悍工巧知報恩,敬信三寶是良伴。如果是具足智慧、形貌端正;屬決定性的大乘種性;辯才無礙、利他勇悍、諸根調伏;說愛語、能布施、有悲愍心;能耐餓渴等身心的苦惱;不供奉波羅門等外道諸神;精進工巧等明、知恩圖報;敬信三寶這八種德相,就能算是好的老師了。

  諸能完其如是德,於諍世中極稀故,半德四分或八分,應依如是咒師伴。」此說所說圓滿伴相,八分之一為下邊際。能完全具備這些德相的老師,在這個紛擾的時代中,也是非常的稀少,所以若是只具足一半,或者能全部具足的,都是我們能夠依止的老師。」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以圓滿具相的善知識來說,這八種德相已經是最低的標準了。

  鐸巴所集博朶瓦語錄中,述大依怙說尊重相,亦復同此。故於所說完具圓滿諸德相中,隨其所應配其難易,具八分者,為下邊際。在鐸巴所收集博朶瓦的語錄中,敘述了阿底峽尊者所說的善知識德相,內容也和這裡所說的相同。所以說到一位善知識,應該圓滿具足的德相當中,依它的難易程度來區分,能具備這八種德相的,已經屬於最下等的標準了。

 第二能依學者。四百論曰﹕「說正住具慧,希求為聞器,不變說者德,亦不轉聽者。」釋論解云﹕「說具三法堪為聞器。若具其三,則於法師所有眾德,見為功德不見過失。猶非止此,即於德眾所有功德,亦即於彼補特伽羅,見為功德非見過失。若不完具如是器相,說法知識雖極徧淨,然由聞者過增上故,執為有過。於說者過,反執為德。」是故縱得完具一切德相知識,然於其師亦難了知。若知彼已能親近者,必須自具是諸德相。

  第二能依學者。「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其第二項是說明能依學者之相。在了解善知識所應具備的德相之後,能依的學人,是否也應具足一些德相?

  四百論曰:「說正住具慧,希求為聞器,不變說者德,亦不轉聽者。」四百論中說:「心能正直,不分宗派;有分辨正邪法的智慧力;又對佛法具有廣大的希求心,這樣就是聞法的根器。如此具足根器的聞法者,他不會把說法者的功德執為過失,也不會受他人錯誤見解的影響而轉變。」

  釋論解云:「說具三法堪為聞器。若具其三,則於法師所有眾德,見為功德不見過失。猶非止此,即於德眾所有功德,亦即於彼補特伽羅,見為功德非見過失釋論中也作這樣的解說:「如果具備這三個條件,就是聞法的根器。因為具有正住、具慧、希求這三種德相,對於法師所有的功德,就能只見功德不見過失。而且還不止如此,對於聞法者所有的功德,也能只見功德不見過失。

  若不完具如是器相,說法知識雖極徧淨,然由聞者過增上故,執為有過。於說者過,反執為德。」若是不具備聞法的德相,縱使說法師非常清淨圓滿,也會因為聞法者有黨派的分別心,或者沒有分辨的智慧,而把說法者的功德執為過失。對於那些有過失的說法者反而執為有功德。」

  是故縱得完具一切德相知識,然於其師亦難了知。若知彼已能親近者,必須自具是諸德相。因此,具足聞法的德相非常重要。否則縱使獲得一位圓滿具足德相的善知識,也會因為沒有觀察的能力,而難以辨認了知。所以,一旦能確知他是能親近依止的善知識,就必須使自己具足這些能依學者的德相。

 其中正住者,謂不墮黨類,若墮黨執,由彼蔽覆不見功德,故不能得善說妙義。如中觀心論云﹕「由墮黨惱心,終不證寂靜。」墮黨類者,謂貪著自宗,瞋他法派。應觀自心,捨如是執。菩薩別解脫經云﹕「應捨自欲,敬重安住,親教軌範,所有論宗。」

  其中正住者,為不墮黨類,若墮黨執,由彼蔽覆不見功德,故不能得善說妙義。能依學者的德相,第一是正住。就是不墮黨類,不會陷入宗派的執著。如果心不能住在正直當中,老是執著自己的宗派最好,而排斥批評其他的話,心因為被貪執所覆蔽,很難看見其他宗派的功德,因此就不能獲得其他宗派的善說妙義,而障礙自己的多聞。

  如中觀心論云:「由墮黨惱心,終不證寂靜。」墮黨類者,謂貪著自宗,瞋他法派。如中觀心論中所說:「由於墮黨類會惱亂自心,因此使終不能證入禪定。」墮黨類的人,因為貪著自己的宗派,瞋恚其他的宗派,所以心常被分別執著擾亂,而難證禪定。

  應觀自心,捨如是執。所以,修行人應該先觀察自己的內心,看是不是有這方面的貪執,若是有的話,應該把它棄捨,才不至於障礙自己學習佛法。

  菩薩別解脫經云:「應捨自欲,敬重安住,親教軌範,所有論宗。」應該如菩薩別解脫經中所說的:「先捨棄自己心中的貪執,對於所有的親教師、軌範師,還有所有的宗派,都生起同樣敬重的心。」

 若念唯此即完足耶,雖能正住,若無簡擇善說正道,惡說似道,二事慧力,猶非其器。故須具慧解彼二說,則能棄捨無堅實品取諸堅實。若念僅具二德足耶,縱有此二,若如畫中聽聞法者,全無發趣,仍非其器。故須具有廣大希求。釋中更加敬法法師,屬意二相,開說為五。若如是者可攝為四,謂於其法具大希求,聽聞之時善住其意,於法法師起大敬重,棄捨惡說受取善說。此四順緣謂具慧解,棄捨違緣謂正直住。

  若念唯此即完足耶,雖能正住,若無簡擇善說正道,惡說似道,二事慧力,猶非其器。若有上述第一個條件,是不是就足夠了呢?雖然能夠不墮黨類,沒有宗派的分別心,倘若沒有辦法選擇是說善說的正道,還是惡說的相似道這兩件事情的智慧力,仍然不是個具器的聞者。

  故須具慧解彼二說,則能棄捨無堅實品取諸堅實。所以,能依學者之相的第二個條件是具慧。必須有分辨善說,或者是惡說的智慧力,才能夠棄捨不實在、沒有辦法讓我們真正達到解脫的無堅實品,而獲得真正堅實究竟的正法。

  若念僅具二德足耶,縱有此二,若如畫中聽聞法者,全無發趣,仍非其器故須具有廣大希求。那是不是具備正住、具慧這兩個條件就足夠了呢?縱使有這兩項條件,就好像畫中的人像一樣,就算畫得栩栩如生,但畢竟不是有血有肉的人,只是徒具形象而已,是發生不了任何作用的。所以,如果沒有求法的意樂,以畫中人的心態來聽聞佛法,是不會對佛法產生興趣的,因此也不能算是個具器的聞者。所以,能依學者之相的第三個條件,就是對於聽聞佛法有廣大的希求心。

  釋中更加敬法法師,屬意二項,開說為五。釋中也有再加上恭敬法及法師,聽聞佛法時要一心專注這兩項,而成為五種德相。

  若如是者可攝為四,謂於其法具大希求,聽聞之時善住其意,於法法師起大敬重,棄捨惡說受取善說。此四順緣謂具慧解,棄捨違緣謂正直住。這五種德相,也可以把它歸為四類:第一是對於佛法要有廣大的希求心;第二是聽聞佛法時要一心專注;第三是對說法的法師以及他所說的法起敬重的心;第四是棄捨惡說受取善說。其中第四項所說的「受取善說」,當作「具慧」來解釋。因為具有分辨善說、還是惡說的智慧力,所以是修行的順緣。第四項所說的「棄捨惡說」,當作「正直住」來解釋。由於能棄捨惡說、惡法,所以就能棄捨障礙我們修行的違緣,這就是正直住。

 是諸堪為尊重引導所有之法,應當觀察為具不具。若完具者應修歡慰,若不具者須於將來能完因緣勵力修作。故應了知能依諸法,若不了知如是德相,則不覺察,由此退失廣大義利。

  是諸堪為尊重引導所有之法,應當觀察為具不具。若完具者應修歡慰,若不具者須於將來能完因緣勵力修作。以上所說能依學者之相,是成為一個可受善知識引導的法器,所應該具備的條件,應當觀察自己是不是已經具足了。若是已經具足,是值得歡慰慶幸的,若是還不具足,就必須為將來能具足,努力地修作這些條件。

  故應了知能依諸法,若不了知如是德相,則不覺察,由此退失廣大義利。但是在這之前,也應該先了知能依學者之相的內容,若是不能了知這些德相,就無法覺察自己並不是個具相的聞器,而因此退失了所有聞法的利益。

 第三彼應如何依師軌理者。如是若自具足器相,應善觀察尊重具否如前說相。應於具相,受取法益。是復有二傳記不同,謂善知識敦巴與桑樸瓦。桑樸瓦者,尊重繁多,凡有講說,即從聽聞。自康來時,途中有一鄔波索迦說法而住,亦從聽聞,徒眾聽聞,徒眾白曰﹕「從彼聽聞,退自威儀。」答云﹕「汝莫作是言,我得二益。」善知識敦巴者,尊重尠少,數未過五。博朶瓦與公巴仁勒喇嘛共相議論,彼二誰善。謂於未修心,易見師過,起不信時,善知識敦巴軌理善美,應如是行。現見此說,極為諦實,應如是學。

  第三彼應如何依師軌理者。「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的第三項是介紹應該如何來親近依止善知識。

  如是若自具足器相,應善觀察尊重具否如前說相。應於具相,受取法益。依照前面所說,若是自身已經具足了能依學者之相,就應該善於觀察善知識,是不是具備前面所說的種種德相,若是具足德相,就應該前去親近依止他,才能受取法益。

  是復有二傳記不同,謂善知識敦巴與桑樸瓦。桑樸瓦者,尊重繁多,凡有講說,即從聽聞。但是親近依止善知識,是不是有一定的規矩,或是可供遵循的標準呢?譬如說,選擇老師要多還是少?關於這一點,這裡談到兩種不同的傳承,就是以敦巴桑樸瓦兩位善知識作為例子,談論應該擇師多寡的問題。關於桑樸瓦,他所親近的善知識就非常的多,凡是有人講說佛法,他一定前去聽聞。

  自康來時,途中有一隖波索迦說法而住,亦從聽聞,徒眾白曰:「從彼聽聞,退自威儀」答云:「汝莫作是言,我得二益。」有一次,從西康來的時候,半途中正好遇上一位在家人在說法,他還是停下來聽,身邊的徒眾當中就有人說:「依你目前的成就,還聽一位普通的在家人在說法,這樣有損自己的威儀吧!」他趕緊回答說:「你千萬別這麼講,我這樣聞法,能同時獲得聞法和隨喜功德這兩種利益。」如果能依前面所說的正住、具慧、希求心、敬法法師、一心專注這五個條件來正聽聞,就能真正得到聞法的利益。

  善知識敦巴者,尊重尠少,數未過五。至於敦巴尊者,他所依止的善知識就很少,數目沒有超過五位。

  博朶瓦與公巴仁勒喇嘛共相議論,彼二誰善。博朶瓦公巴仁勒喇嘛,兩人互相討論說我們學人,應該遵循那一位善知識的傳承比較好?

  謂於未修心,易見師過,起不信時,善知識敦巴軌理善美,應如是行。現見此說,極為諦實,應如是學。結果答案是,對於那些還沒有生起清淨的信心,容易尋找上師的過失的學人來說,遵照善知識敦巴的傳承比較合適。若是已經能視上師如佛,也具有清淨信心的學人來說,就以桑樸瓦的傳承為合適。這個說法,相當的實在,學人應該按照這樣的內容來修學。在我們還不能具足學人的五種德相之前,先尋找能讓我們生起信心的老師學習,等到能完全具足所有的德相時,再親近更多的善知識,這樣就能減少不當依止善知識的過失。

 如是應知,曾受法恩,特於圓滿教授,導心知識,如何依止。其裡分二:一、意樂親近軌理,二、加行親近軌理。 初中分三:一、總示親近意樂,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三、隨念深恩應起尊重。 今初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親近依止,以圓滿教授引導我們,使我們蒙受法恩的善知識呢?其中的內容,分親近時的意樂心,和親近時的加行兩方面介紹。

  親近善知識時的意樂心,又分為總示親近意樂、特申修信以為根本、隨念深恩應起敬重三方面說明。

  首先是總示親近意樂。就是以何種心來親近善知識。

 華嚴經說,以九種心,親近承事諸善知識,能攝一切親近意樂所有扼要。即彼九心攝之為四。棄自自在,捨於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謂如孝子自於所作,不自在轉,觀父容顏,隨父自在,依教而行。如是亦應觀善知識容顏而行。現在佛陀現證三摩地經中亦云﹕「彼於一切應捨自意,隨善知識意樂而轉。」此亦是說,於具德前乃可施行,任於誰前不能隨便授其鼻肉。

  華嚴經說,以九種心,親近承事諸善知識,能攝一切親近意樂所有扼要。即彼九心攝之為四華嚴經中說,以九種心來親近承事善知識,是能含攝一切親近的扼要。這九種心又可歸納為四類,分述於下:

  棄自自在,捨於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謂如孝子自於所作,不自在轉,觀父容顏,隨父自在,依教而行。如是亦應觀善知識容顏而行。第一是孝子心。就是捨棄自己的好惡心,不能隨自己的意願,高興做什麼就做什麼,或隨自己的興之所至,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因為眾生的心,總是隨著煩惱習氣在轉,身心是完全不能作主的,所以隨自自在的結果,只是造下更多的惡業。而善知識是教導我們,如何正確地斷惡修善,對治煩惱,所以應該順從善知識的要求而行,就像孝子侍奉父母時的態度一樣,隨時觀察父母親的喜怒容顏,一定順從父母親的心意而行,不敢有所違逆。我們親近善知識時的態度也是如此,隨時觀察善知識的容顏,依照他的教導而行,絕對不隨自己的自在好惡而轉。

  現在佛陀現證三摩地經中亦云:「彼於一切應捨自意,隨善知識意樂而轉。」此亦是說,於具德前乃可施行,任於誰前不能隨便授其鼻肉佛陀現證三摩地經中也說:「在任何情況之下,都應該捨棄自己的自在,隨順善知識的心意而行。」這也是說,在具足德相的善知識面前,應當這樣來做,在其他人的跟前,就不能隨便以孝子心來親近承事了。

 誰亦不能離其親愛能堅固者,如金剛心。謂諸魔羅及惡友等,不能破離。即前經云﹕「應當遠離,親睦無常,情面無常。」

  誰亦不能離其親愛能堅固者,如金剛心。第二是金剛心。就是我們親近善知識的心,要如金剛一般的堅固,任誰都不能動搖。

  謂諸魔羅及惡友等,不能破離。即前經云:「應當遠離,親睦無常,情面無常。」即使是魔羅(魔王波旬)或者是惡友等外緣,也都不能摧破分離我們對善知識的心,遇到有人毀謗上師時,也絕不動搖對上師的信心。就像前經中所說的:「我們親近善知識時,應當修堅固不動搖的金剛心,而遠離如世間冷暖般的變化無常。」

 荷負尊重一切事擔者,如大地心。謂負一切擔,悉無懈怠。如博朶瓦教示慬哦瓦諸徒眾云﹕「汝能值遇如此菩薩,我之知識,如教奉行,實屬大福,今後莫覺如擔,當為莊嚴。」

  荷負尊重一切事擔者,如大地心。謂負一切擔,悉無懈怠。第三是大地心。就是要如大地般的能負載萬物。我們親近善知識時的心,也要像大地一樣,能負荷上師給予的一切事擔,從不懈怠。

  如博朶瓦教示慬哦瓦諸徒眾云:「汝能值遇如此菩薩,我之知識,如教奉行,實屬大福,今後莫覺如擔,當為莊嚴。」應該如博朶瓦教導開示慬哦瓦這些徒眾時所說的:「你們今天能夠遇到這樣好的善知識、大菩薩,實在是很大的福氣,所以應該依止善知識所教導的來修行,不要覺得是個很沈重的負擔,應當把它看作是能莊嚴自身,一件很榮耀的事情。」

 荷負擔已應如何行,其中分六。如輪圍山心者,任起如何一切苦惱,悉不能動。慬哦住於汝巴時,公巴德熾因太寒故,身體衰退,向依怙童稱議其行住。如彼告云﹕「臥具安樂,雖曾多次住尊勝宮,然能親近大乘知識,聽聞正法者,唯今始獲,應堅穩住。」如世間僕使心者,謂雖受行一切穢業,意無慚疑,而正行辦。昔後藏中,一切譯師智者集會之處,有一泥灘,敦巴盡脫衣服掃除泥穢,不知從何取來乾潔白土覆之,於依怙前作一供壇。依怙笑曰﹕「奇哉,印度亦有類似汝者。」如除穢人心者,盡斷一切慢及過慢,較於尊重應自低劣。如善知識敦巴云﹕「我慢高坵,不出德水。」慬哦亦云﹕「應當觀視春初之時,為山峯頂諸高起處,青色徧生,抑於溝坑諸低下處,而先發起。」如乘心者,謂於尊重事,雖諸重擔極難行者,亦勇受持。如犬心者,謂尊重毀駡,於師無忿。如朵壠巴對於善知識畫師,每來謁見便降呵責,畫師弟子(口娘)摩瓦云﹕「此阿闍黎於我師徒,特為瞋恚。」畫師告云﹕「汝尚聽為是呵責耶,我每受師如此賜教一次,如得黑茹迦一次加持。」八千頌云:「若說法師於求法者現似毀咨,而不思念。然汝於師不應退捨,復應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厭,隨逐師行。」如船心者,謂於尊重事任載幾許,若往若來,悉無厭患。

  荷負擔已應如何行,其中分六。第四是,一旦負荷了善知識所給予的一切事擔後,應該如何來行,其中分六:

  如輪圍山心者,任起如何一切苦惱,悉不能動。第一,要如輪圍山拱衛著須彌山一般,不論遇到任何的強風吹襲,依然環拱著須彌山,沒有絲毫的動搖。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如輪圍山心一樣的,不管碰到冷、熱、飢、寒、病、苦一切苦惱,都能不為所動。

  慬哦住於汝巴時,公巴德熾因太寒故,身體衰退,向依怙童稱議其行住。如彼告云:「臥具安樂,雖曾多次住尊勝宮,然能親近大乘知識,聽聞正法者,唯今始獲,應堅穩住。」慬哦住在汝巴的時候,公巴德熾因為天氣太寒冷,身體一天天的衰弱,於是就和依怙童共同商量去留的問題。依怙童告訴他說:「若是要說講究臥具等安樂,則曾經有過多次住華麗宮殿的經驗,可是說到能親近大乘的善知識,聽聞正法的話,則是到現在才有這個機會,所以無論如何,都應該堅持下去。」

  如世間僕使心者,謂雖受行一切穢業,意無慚疑,而正行辦。第二,要如世間的僕人、侍從一般,雖然做的是一些低下的工作,但內心卻不會覺得羞慚,認為見不得人,或者是產生種種疑慮,老是懷疑別人看自己的眼光。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像世間的僕使心一樣,雖然為善知識做的是一些低下的事情,心中沒有任何的羞慚或疑慮,總是認真的去辦。

  昔後藏中,一切譯師智者集會之處,有一泥灘,敦巴盡脫衣服掃除泥穢,不知從何取來乾潔白土覆之,於依怙前做一供壇。依怙笑曰:「奇哉,印度亦有類似汝者。」阿底峽尊者在後藏時,有一次在許多譯師和智者集會的地方,地上正好有一灘泥,敦巴尊者怕這個泥污,會把上師的身體弄髒,於是就把衣服脫下,去掃除那灘泥穢,又不知從那裡取來乾淨的白土覆蓋上去,接著在阿底峽面前做了一個供養上師的壇城。阿底峽見了就笑著說:「好呀!印度也有像你這樣具有世間僕使心的弟子。」

  如除穢人心者,盡斷一切慢及過慢,較於尊重應自低劣。第三,要如除糞人一般的處於低位。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像除穢人心一樣的,盡斷一切的貢高我慢、增上慢,在上師的面前,應該自處低劣。

  如善知識敦巴云:「我慢高坵,不出德水。」如同善知識敦巴所說的:「我慢心就好比高的山丘,是生不出任何功德水的。」

  慬哦亦云:「應當觀視春初之時,為山峯頂諸高起處,青色徧生,抑於溝坑諸低下處,而先發起。」也如慬哦所說:「我們應當觀察初春之時,青草是從山頂的最高處,還是從溝坑的低窪處先冒出來的。」

  如乘心者,謂於尊重事,雖諸重擔極難行者,亦勇受持。第四,要如車乘一般,能負載沈重的重量。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像乘心一樣,善知識所給予的重擔,就是再難行,也要勇於受持。

  如犬心者,謂尊重毀罵,於師無忿。第五,要如家犬一般,主人不論如何的打罵,也不會跑開。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像犬心一樣,對於善知識的訶責怒罵,不心生忿恚,自始至終都不捨離善知識。

  如朵壠巴對於善知識畫師,每來謁見便降訶責,畫師弟子(口娘)摩瓦云:「此阿闍黎於我師徒,特為瞋恚。」畫師告云:「汝尚聽為是呵責耶,我每受師如此賜教一次,如得黑茹迦一次加持。」朵壠巴對於這位善知識畫師的態度,每次畫師來拜見他時,都加以呵責。畫師的弟子(口娘)摩瓦說:「這位上師好像對我們師徒兩人,特別的瞋恚、討厭。」畫師告訴他說:「你聽起來好像是在呵責,而對我來說,我每受一次上師的教導,就如同得到一次本尊的加持。」

  八千頌云:「若說法師於求法者現似毀咨,而不思念。然汝於師不應退捨,復應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厭,隨逐師行。」八千頌中說:「若是法師對於來求法的人,現出瞋恚、忿怒或責罵時,不要放在心上。對於上師不應生起退捨的心,應該更加的為希求正法而怒力,依然敬重善知識,永遠不生厭離的心,隨逐上師的步履而行。」

  如船心者,謂於尊重事任載幾許,若往若來,悉無厭患。第六,要如擺渡的船一樣,不論來來回回多少趟,也不會厭煩。我們親近善知識以後,也要像船心一樣,不管上師負載多少重擔,就是經過無數次的往返,也永不厭患。

 第二修信為根本者。寶炬陀羅尼云﹕「信為前行如母生,守護增長一切德,除疑度脫諸暴流,信能表喻妙樂城。信無濁穢令心淨,能令離慢是敬本,信是最勝財藏足,攝善之本猶如手。」十法亦云﹕「由何出導師,信為最勝乘,是故具慧人,應隨依於信。諸不信心人,不生眾白法,如種為火焦,豈生青苗芽。」由進退門,而說信為一切德本。敦巴請問大依怙云﹕「藏地多有修行者,然無獲得殊勝德者,何耶。」依怙答云﹕「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起。汝藏地人,於尊重所僅凡庸想,由何能生。」有於依怙發大聲白:「阿底峽請教授。」如其答云﹕「哈哈,我卻具有好好耳根,言教授者,謂是信心信信。」信為極要,其信總之亦有多種,謂信三寶,業果,四諦。然此中者,謂信尊重,此復弟子於尊重所,應如何觀。如金剛手灌頂續云﹕「秘密主,弟子於阿闍黎所應如何觀,如於佛薄伽梵即應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長,彼當速成佛,利一切世間。」諸大乘經亦說應起大師之想,毘奈耶中亦有是說。此諸義者,謂若知是佛,則於佛不起尋求過心,起思德心。於尊重所,特應棄捨一切尋察過心,修觀德心。此復應如彼續所說,依之而行:「應取軌範德,終不應執過,取德得成就,執眾過不成。」謂其尊重雖德增上,若僅就其少有過處,而觀察者,則必障碍自己成就。雖過增上若不觀過,由功德處而修信心,於自當為得成就因。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過失若大若小,應當思惟,尋求師過所有過患,多起斷心而滅除之。設由放逸煩惱盛等之勢力故,發起尋覓過失之時,亦應勵力悔除防護,若如是行,力漸微劣。復應於其具諸淨戒,或具多聞,或信等德,令心執取,思惟功德。如是修習,設見若有少許過失,由心執取功德品故,亦不能為信心障難。譬如自於所不樂品,雖見具有眾多功德,然由見過心勢猛故,而能映蔽見德之心。又如於自雖見眾過,若見自身一種功德,心勢猛利,此亦能蔽見過之心。

  第二修信為根本者。「親近善知識時的意樂心」,第二部分介紹的是,「特申修信以為根本。」就是說信為一切功德的根本,由於信心的緣故,令功德未生的能生,已生的能安住,再輾轉向上增長。

  寶炬陀羅尼云:「信為前行如母生,守護增長一切德,除疑度脫諸暴流,信能表喻妙樂城。信無濁穢令心淨,能令離慢是敬本,信是最勝財藏足,攝善之本猶如手。」寶炬陀羅尼中說:「信心為一切修行的前導,就像一位母親生育孩子一樣,信心能夠出生、守護、並且增長一切功德。信心能夠幫助我們除去疑根,才能度脫生死的暴流,而達解脫的彼岸,因此信心能夠比喻為妙樂城。信心能除去因不信而引生的雜染濁穢,使心清淨。信心能令遠離一切的慢心,是恭敬的根本。信心是最殊勝的功德財,含攝一切善的根本,就如同手一般的勝券在握。有了信心,就能成就一切功德、善根,所以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十法亦云:「由何出導師,信為最勝乘,是故具慧人,應隨依於信。諸不信心人,不生眾白法,如種為火焦,豈生青苗芽。」由進退門,而說信為一切德本十法中也說:「要如何達到佛地呢?信心其實就是最殊勝的車乘工具,所以,只要是有智慧的學人,都應該隨時修清淨的信心。沒有信心的人,是生不出任何善法的,就像被火燒焦的種子,豈能生出青色的苗芽來。」在一切的修行法門當中,信心是最殊勝的,因為它是一切功德成就的根本。

  敦巴請問大依怙云:「藏地多有修行者,然無獲得殊勝德者,何耶。」依怙答云:「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起。汝藏地人,於尊重所,僅凡庸想,由何能生。」敦巴尊者請問阿底峽尊者說:「在西藏有許多修行人,但是為什麼沒有獲得殊勝功德的人呢?」阿底峽尊者回答說:「大乘的功德,能生起多少,完全看修行人依止善知識的信心有多少,你們西藏人,對於善知識,並沒有清淨的信心,不能把上師看作是佛,只當作是凡夫來想,這樣怎麼能生出功德來呢?」

  有於依怙發大聲白:「阿底峽請教授。」如其答云:「哈哈,我卻具有好好耳根,言教授者,謂是信心信信。」有一位西藏人,態度非常不恭敬的對著阿底峽尊者大聲吼說:「阿底峽!請給我們一些教授。」阿底峽尊者回答他說:「哈哈!我的耳朵好的很,用不著這麼大聲吼叫,如果要說教授的話,就是修信心,相信信心是一切善法、功德的根本。」

  信為極要,其信總之亦有多種,謂信三寶,業果,四諦。然此中者,謂信尊重。所以說,信心是修行最重要的教授。信心的種類,也分有許多種,比如說信三寶、信業果、信四諦等,但是所有的信心當中,以對善知識的信心為最重要。

  此復弟子於尊重所,應如何觀。另外,弟子對於善知識,應該如何來看呢?

  如金剛手灌頂續云:「秘密主,弟子於阿闍黎所應如何觀,如於佛薄伽梵即應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長,彼當速成佛,利一切世間。」應該如金剛手灌頂續中所說:「秘密主!(指金剛手,是大勢至菩薩所現的忿怒相。)弟子對於上師,應該如何來看?就把他當作佛一樣的來看就對了。若是弟子對上師,具有如此的信心,他的善根會因此不斷的生長,這樣很快就能圓滿一切功德而成佛,能早日利益一切世間的眾生。」

  諸大乘經亦說應起大師之想,毘奈耶中亦有是說。在大乘的經典當中,也是說對善知識應起佛想,毘奈耶(戒經)當中也有同樣的說法。

  此諸義者,謂若知是佛,則於佛不起尋求過心,起思德心。於尊重所,特應棄捨一切尋察過心,修觀德心。這其中的道理,是如果能起佛想,就不會對佛生起尋求過失的心,而生起的是思惟功德的心。對於我們所親近依止的善知識,特別應該注意的就是,應當棄捨一切尋求過失的心,多思惟觀察修觀上師功德的心。

  此復應如彼續所說,依之而行:「應取軌範德,終不應執過,取德得成就,執眾過不成。」所以,應該如金剛手灌頂續中所說的來行:「應當執取軌範師的功德,而不執著他的過失,執取功德的能得成就,執著種種過失的,只是障礙自己不得成就。」

  謂其尊重雖德增上,若僅就其少有過處,而觀察者,則必障碍自己成就。雖過增上,若不觀過,由功德處而修信心,於自當為得成就因。為什麼呢?因為如果老是尋求上師的過失,就很難生起對上師的信心,,上師即使功德再大,也會因為只看到那一點點的過失,而喪失信心,如此必然障礙自己的成就。如果能夠只觀上師的功德,而不尋求任何過失,即使上師過失再多,也能始終不觀他的過失,而由有功德的地方繼續修信心,這就是為什麼能很快成就的原因。

  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過失若大若小,應當思惟,尋求師過所有過患,多起斷心而滅除之。因此,對於自己所親近的善知識,不管他的過失是大是小,都應當思惟,尋求上師過失的所有過患,這樣才能因為經常提醒自己,而漸漸斷除這些過患。

  設由放逸煩惱盛等之勢力故,發起尋覓過失之時,亦應勵力悔除防護,若如是行,力漸微劣。倘若由於身心放逸,煩惱熾盛的緣故,而生起了尋求過失的心,也應該盡力的修懺悔,將它懺除乾淨,然後起防護心,讓它不再生起。若是能經常如此對治,那股尋求過失的力量,自然會愈來愈微弱。

  復應於其具諸淨戒,或具多聞,或信等德,令心執取,思惟功德。如是修習,設見若有少許過失,由心執取功德品故,亦不能為信心障難。再加上多多思惟上師的功德,如上師的清淨持戒、具有多聞,或是信心圓滿等功德,讓自己的心,只執取在上師的功德方面。如果能經常這樣修習,縱然偶而看到一點小過失,也會因為思惟功德的力量比較強盛,而不能障礙對善知識的信心。

  譬如自於所不樂品,雖見具有眾多功德,然由見過心勢猛故,而能映蔽見德之心。又如於自雖見眾過,若見自身一種功德,心勢猛利,此亦能蔽見過之心。譬如,自己所不喜歡的事情,雖然具有種種的功德,也會由於見過失心的力量比較猛烈,因此遮蔽了見功德的心。又譬如,雖然具有種種的過失,但是由於見功德的心比較猛利,因此也能遮蔽見過失的心。

 復次如大依怙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宗,實相分見,由見門中雖有勝劣,然大乘道總體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發起,故執金洲為諸尊重中無能匹者。

  復次如大依怙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宗,再說,阿底峽尊者持的是中觀見,他的老師金洲大師持的是唯識見。

  實相分見,由見門中雖有勝劣,然大乘道總體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發起,故執金洲為諸尊重中無能匹者。若由見實相的方法來分的話,所持的見地雖然有高下(中觀的見地比唯識的見地高),然而阿底峽尊者,所有大乘道的次第和菩提心,都是由於依止金洲大師才生起的。所以,阿底峽尊者的見地,雖然比金洲大師的高,但還是最尊崇金洲大師,認為他在所有的善知識當中,是無人能匹配的。這就是執取上師功德一個很好的例子。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雖犯戒等,亦應就其功德思惟,莫觀過失,悉無差別。寶雲經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諸善增長不善損減,則親教師或聞廣博或復寡少,或有智解或無智解,或具尸羅或犯尸羅,皆應發起大師之想。如於大師信敬愛樂,於親教師亦應信樂,於軌範師悉當發起恭敬承事。由此因緣菩提資糧,未圓滿者悉能圓滿,煩惱未斷悉能斷除。如是知已,便能獲得歡喜踴躍,於諸善法應隨順行,於不善法應不順行。」猛利問經亦云﹕「長者,若諸菩薩求受聖教,及求讀誦。若從誰所聽聞受持,施戒忍進定慧相應,或是集積菩薩正道資糧相應,一四句偈,即應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闍黎,隨以幾許名句文身開示其偈,假使即於爾所劫中,以無諂心,以一切種,利養恭敬及諸供具,承事供養此阿闍黎。長者於阿闍黎,作應敬重阿闍黎事,猶未圓滿,況非以法而為敬事。」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雖犯戒等,亦應就其功德思惟,莫觀過失,悉無差別。我們親近善知識的時候,不論是經常親近的,還是偶而親近的,思惟善知識功德的心,都是同樣的沒有差別。即使是只從善知識那邊聽聞學習,短短四句的一個偈頌而已,如果他有犯戒,或者其他過失的話,也應該思惟他的功德,切莫觀他的過失。

  寶雲經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諸善增長不善損減,則親教師或聞廣博或復寡少,或有智解或無智解,或具尸羅或犯尸羅,皆應發起大師之想。寶雲經中說:「如果我們能夠依照前面所講的,對善知識只憶念他的功德來修信心的話,那我們的善根很快就會增長,不善很快就會損減。我們應有的態度是,不論親教師他是多聞廣博還是少聞,有智慧辯才還是沒有智慧辯才,戒律清淨還是有違犯,都該把他當作是佛來想。

  如於大師信敬愛樂,於親教師亦應信樂,於軌範師悉當發起恭敬承事。就如同我們對於佛,是充滿信心、恭敬心和愛樂心,對於親教師,也應該如同對佛一樣的充滿信樂心,對於軌範師等等,都應當發起恭敬、承事。

  由此因緣菩提資糧,未圓滿者悉能圓滿,煩惱未斷悉能斷除。如是知已,便能獲得歡喜踴躍,於諸善法應隨順行,於不善法應不順行。」如果我們能夠對一切善知識都發起恭敬、承事的話,成佛的菩提資糧,未圓滿的都能圓滿,煩惱未斷除的都能斷除。若是有這樣的正知見,便能非常歡喜的隨著善法來行,對於不善法自然就能遠離而不去行。」

  猛利問經亦云:「長者,若諸菩薩求受聖教,及求讀誦。若從誰所聽聞受持,施戒忍進定慧相應,或是集積菩薩正道資糧相應,一四句偈,即應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闍黎,隨以幾許名句文身開示其偈,假使即於爾所劫中,以無諂心,以一切種,利養恭敬及諸供具,承事供養此阿闍黎。長者於阿闍黎,作應敬重阿闍黎事,猶未圓滿,況非以法而為敬事。」猛利問經也說:「長者(合於以下十個條件的稱為長者:貴、位高、大富、威猛、智深、行淨、年耆、族稱、上所稱、下所稱。族稱,是種族為人所稱揚。上、下所稱,就是說為上下十方大眾所稱揚。),若是有菩薩想要聽聞佛法,修學佛法,無論是從那一位善知識那邊聽聞受持的,關於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度,或者是和菩薩集積成佛資糧有關的內容,即使是只有短短的一個偈頌而已,都應該要如法的恭敬這位善知識。而且是隨他開示了多少的偈頌,就以多少劫的時間,來行利養、恭敬,和以種種的供具,承事供養這位善知識。長者對於教導大乘菩薩道的善知識,如果以如此恭敬、正直的心,盡所有的能力來承事供養善知識,都還不足以報答善知識所給予的恩德,更何況是以不如法的方式來恭敬、供養、承事善知識,當然就更不足以報答了。」

 第三隨念恩者。十法經云﹕「於長夜中,馳騁生死尋覓我者,於長夜中為愚癡覆而重睡眠,醒覺我者,沉溺有海,拔濟我者,我入惡道示善道者,繫縛有獄解釋我者,我於長夜,病所逼惱為作醫王,我被貪等猛火燒燃,為作雲雨而為息滅,應如是想。」華嚴經說:「善財童子,如是隨念痛哭流涕。諸善知識,是於一切惡趣之中,救護於我。令善通達法平等性,開示安穩不安穩道,以普賢行而為教授。指示能往一切智城,所有之道,護送往赴一切智處,正令趣入法界大海,開示三世所知法海,顯示聖眾妙曼陀羅。善知識者,長我一切白淨善法。」應如此文而正隨念。一切句首,悉加「諸善知識是我」之語。於前作意善知識相,口中讀誦此諸語句,意應專一念其義理。於前經中,亦可如是,而加諸語。

  第三隨念恩者。「親近善知識時的意樂心」,第三是隨念深恩應起敬重。

  十法經云:「於長夜中,馳騁生死尋覓我者,於長夜中為愚癡覆而重睡眠,醒覺我者,沈溺有海,拔濟我者,我入惡道示善道者,繫縛有獄解釋我者,我於長夜,病所逼惱為作醫王,我被貪等猛火燒燃,為作雲雨而為息滅,應如是想。」十法經中說:「在漫漫的輪迴長夜裡,讓我知道長久以來,一直在生死中流轉的是善知識;把我從愚痴無明的覆蓋中喚醒的是善知識;在三有的深海中,拔苦救濟我免於沈溺的是善知識;為我指示善道,免入惡道的是善知識;把我從三有的牢獄中釋放出來的是善知識;當我被病苦所逼惱時,能為我作大醫王的是善知識;當我被貪等煩惱猛火燒燃時,能作雲雨而熄滅的是善知識,我們應當這樣思惟,來隨念善知識的恩德。」

  華嚴經說:「善財童子,如是隨念痛哭流涕。諸善知識,是於一切惡趣之中,救護於我。令善通達法平等性,開示安穩不安穩道,以普賢行而為教授。指示能往一切智城,所有之道,護送往赴一切智處,正令趣入法界大海,開示三世所知法海,顯示聖眾妙曼陀羅。善知識者,長我一切白淨善法。」華嚴經中說:「善財童子,每每憶念善知識的恩德,都不禁痛哭流涕。因為善知識,把我從一切的惡趣中救護出來,使我能通達一切法的平等性,為我開示安穩道(涅槃)和不安穩道(輪迴),以普賢菩薩大行大願的內容來教導我,使我能通往成佛的道路,正確的趣入真如的法界大海,為我解說三世諸佛所了知的一切法,顯示諸佛菩薩的勝妙宮殿、壇城、淨土。善知識是能夠長養我一切善法的人。」

  應如此文而正隨念。一切句首,悉加「諸善知識是我」之語。我們應該如前文中所說的內容,來隨念善知識的深恩。在每一句的前面,都加上「諸善知識是我」這句話。

  於前作意善知識相,口中讀誦此諸語句,意應專一念其義理。在自己面前的虛空中,觀想善知識的相貌,口裡讀誦上面的句子,意念專一思惟其中的義理,應該這樣的來修習。

  於前經中,亦可如是,而加諸語。也可以在前面所提的十法經內文中,每一個句子的前面加上「諸善知識是我」這句話。如「諸善知識是我於長夜中,馳騁生死尋覓我者」。

 又如華嚴經云﹕「我此知識說正法,普示一切法功德,徧示菩薩威儀道,專心思惟而來此。此是能生如我母,與德乳故如乳母,周徧長養菩提分,此諸善識遮無利,解脫老死如醫王,如天帝釋降甘雨,增廣白法如滿月,猶日光明示靜品,對於怨親如山王,心無擾亂猶大海,等同船師徧救護,善財是思而來此,菩薩啟發我覺慧,佛子能生大菩提,我諸知識佛所讚,由是善心而來此。救護世間如勇士,是大商主及怙依,此給我樂如眼目,以此心事善知識。」應咏其頌而憶念之,易其善財而誦自名。

  又如華嚴經云:「我此知識說正法,普示一切法功德,徧示菩薩威儀道,專心思惟而來此。」又如華嚴經中所說:「善知識是宣說正法的人,他普徧開示一切法的功德,顯示所有菩薩的威儀道,我就是專誠思惟這些恩德,才到善知識這個地方來的。

  此是能生如我母,與德乳故如乳母,周徧長養菩提分,此諸善識遮無利,解脫老死如醫王,如天帝釋降甘雨,增廣白法如滿月,猶日光明示靜品,對於怨親如山王,心無擾亂猶大海,等同船師徧救護,善財是思而來此,善知識使我能生出一切善行,就像母親能出生嬰兒一樣;善知識給予我功德的乳汁,使我功德成就,就像乳母餵養乳汁,使嬰兒成長一樣;善知識讓我能周徧長養一切的菩提道分,就是為我開示成佛的方法,正確的積集福德智慧二資糧;善知識教導我遮止一切魔害災難等損惱;善知識如大醫王,幫我從老死中解脫;善知識如帝釋天,普降甘霖以潤生;善知識使我的善法漸漸增長廣大如滿月;善知識的智慧如日光,能照破一切的無明黑暗,使煩惱調伏而顯現涅槃寂靜;善知識如堅固的山王,不為親人怨敵所引發的貪瞋所動;善知識的心,如大海的平靜無波,不因煩惱擾亂而動盪不安。善知識如同船師一般,能普徧救護一切。我善財童子就是思惟這些恩德,才到善知識這個地方來的。

  菩薩啟發我覺慧,佛子能生大菩提,我諸知識佛所讚,由是善心而來此。善知識啟發我本覺的智慧,使我發為度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這些善知識為諸佛所讚歎,我就是為了這個善心,才到善知識這個地方來的。

  救護世間如勇士,是大商主及怙依,此給我樂如眼目,以此心事善知識。」應咏其頌而憶念之,易其善財而誦自名。善知識如勇士般的救護世間,是眾生的大商主和依怙的對象,善知識給予我安樂,如同有了智慧的眼目,能明見一切煩惱而降伏它,我就是以這樣的心,來隨念善知識的深恩,發起恭敬、利養、承事善知識。」當我們親近依止善知識的時候,應該讀誦這些偈頌來憶念善知識的恩德,把善財童子的名字,改成自己的名字來讀誦。

 第二加行親近軌理者。如尊重五十頌云﹕「此何須繁說,勵觀彼及彼,應作師所喜,不喜應盡遮。金剛持自說,成就隨軌範,知已一切事,悉敬奉尊長。」總之應勵力行,修師所喜,斷除不喜。作所喜者,謂有三門,供獻財物,身語承事,如教修行。如是亦如莊嚴經論云﹕「由諸供事及承事,修行親近善知識。」又云﹕「堅固由依教奉行,能令其心正歡喜。」

  第二加行親近軌理者。應該如何來親近依止善知識,第二項的內容是親近時的加行。

  如尊重五十頌云:「此何須繁說,勵觀彼及彼,應作師所喜,不喜應盡遮。金剛持自說,成就隨軌範,知己一切事,悉敬奉尊長。」總之應勵力行,修師所喜,斷除不喜。如上師五十頌中所說:「這個何須要多說呢,就是盡力地觀察,那些是上師所喜的,那些是上師不喜的,然後做上師所喜的事,遮止上師所不喜的事就對了。金剛持(報身佛的示現)開示說,弟子的成就,完全看他如何依止善知識來決定,我們知道了這個重要性以後,就該依親近善知識時的加行內容,盡一切的恭敬、供養、承事善知識。」總而言之,就是應該儘量行上師所喜的,斷除上師所不喜的。

  作所喜者,謂有三門,供獻財物,身語承事,如教修行。如是亦如莊嚴經論云:「由諸供事及承事,修行親近善知識。」那些是上師所喜的事呢?有三種承事的內容。一是供獻財物,二是身語承事,三是依教修行。也如莊嚴經論中所說:「藉由種種的供養、承事、和修行,來親近依止善知識。」

  又云:「堅固由依教奉行,能令其心正歡喜。」又說:「這三種承事當中,又以堅固的依教奉行,最能令善知識真正歡喜。」

 其中初者,如五十頌云﹕「恆以諸難施,妻子自命根,事自三昧師,況諸動資財。」又云﹕「此供施即成,恆供一切佛,此是福資糧,從糧得成就。」復如拉梭瓦云﹕「如有上妙供下惡者,犯三昧耶,若是尊長喜樂於彼,或是唯有下劣供物,則無違犯。」此與五十頌所說符順,如云:「欲求無盡性,如如少可意,即應以彼彼,勝妙供尊長。」此復若就學者方面,以是最勝集資糧故,實應如是。就師方面,則必須一,不顧利養。霞惹瓦云﹕「愛樂修行,於財供養,全無顧著,說為尊重,與此相違,非是修行解脫之師。」

  其中初者,如五十頌云:「恆以諸難施,妻子自命根,事自三昧師,況諸動資財。」其中第一個供獻財物方面,應該如上師五十頌中所說:「恆常以最難布施的,如自己的妻子、性命等來承事自己的密教師,能夠以內身外財這一切來供養上師,是最殊勝的,最能去貪、除我執,也是積聚功德、資糧最快的方式。所以供養上師應該以最難捨的來施,自己最貪著的生命都能捨了,更何況是身外的資財。」

  又云:「此供施即成,恆供一切佛,此是福資糧,從糧得成就。」又說:「為什麼以一切供養上師、積聚功德最快呢?因為上師是佛所示現的凡夫相,所以供養上師,就等於是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因此能快速積聚福德資糧,福德資糧圓滿便能得成就。」

  復如拉梭瓦云:「如有上妙供下惡者,犯三昧耶,若是尊長喜樂於彼,或是唯有下劣供物,則無違犯。」其次,供養上師的財物,也有一些應該注意的地方,如拉梭瓦說:「如果有上妙的財物,卻因自己難捨而供養下劣的,犯密宗三昧耶戒。若是上師正好喜歡這下劣的,或是只有這個供養物,就不算違犯三昧耶戒。」

  此與五十頌所說符順,如云:「欲求無盡性,如如少可意,即應以彼彼,勝妙供尊長。」這個說法,和五十頌中所說的正好相合。上師五十頌中說:「要想成就佛道,就要精勤地供養承事善知識,不管是任何東西,只要是上師喜歡的,有一點點就趕緊供養。」

  此復若就學者方面,以是最勝集資量故,實應如是。就師方面,則必須一,不顧利養。霞惹瓦云:「愛樂修行,於財供養,全無顧著,說為尊重,與此相違,非是修行解脫之師。」這是說學習的弟子方面,應該這樣來供養承事所依止的上師,由於這是最殊勝積集福德資量方法的緣故。但是上師方面,則必須完全不顧著利益供養,才是我們應該依止的對象。霞惹瓦說:「只是愛樂修行,對於財物供養等,完全沒有貪著的,就是善知識,和這個相反的,就不是一位修行解脫道的善知識。」

 第二者謂為洗浴按摩擦拭及侍病等,當如實讚師功德等。

  第二者謂為洗浴按摩擦拭及侍病等,第二是以身、語來承事善知識。身的承事方面,有為上師洗浴、按摩、擦拭和侍病等(按摩,是塗香。因為印度天氣炎熱,所以為上師塗香油在身上,使他感覺清爽)。

  當如實讚師功德等。語的承事方面,就是如實的讚歎上師的功德等。由於憶念思惟上師的恩德,所以經常稱讚上師。        

 第三者謂於教授遵行無違,此是主要。本生論云﹕「報恩供養者,謂依教奉行。」設若須隨師教行者,若所依師引入非理及令作違三律儀事,如何行耶,毘奈耶經於此說云﹕「若說非法,應當遮止。」寶雲亦云﹕「於其善法隨順而行,於不善法應不順行。」故於所教,應不依行。不行非理者,本生論第十二品亦有明證,然亦不應以此諸理,遂於師所,不敬輕訾而毀謗等。如尊重五十頌云﹕「若以理不能,啟白不能理。」應善辭謝而不隨轉。如是親近時,亦如莊嚴經論云﹕「為受法分具功德,親近知識非為財。」是須受行正法之分。博朶瓦云﹕「差阿難陀為大師侍者時,謂若不持大師不著之衣,不食大師之餘食,許一切時至大師前,則當侍奉承事大師。如此慎重,其意是在教誨未來補特伽羅。我等於法全不計較,雖少許茶,悉計高低,謂師心中愛不愛念,此是心內腐爛之相。」親近幾時者,如博朶瓦云﹕「有一來者,是加我擔,若去一二,是擔減少,然住餘處,亦不能成,是須於一遠近適中經久修習。」

  第三者謂於教授遵行無違,此是主要。第三是依教修行來供養善知識,這一項是最主要的供養。

  本生論云:「報恩供養者,謂依教修行。」本生論中說:「要報答善知識的恩德,最殊勝的供養,就是依教奉行。遵照善知識所給予的教授來修行,沒有絲毫的違背,這是最佳的供養承事,也是上師最歡喜見到的。」

  設若須隨師教行者,若所依師引入非理及令作違三律儀事,如何行耶,雖說必須隨上師所教導的來行,倘若我們所依止的上師,教授的是不合於佛法的內容,或者是教我們做違犯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這三種戒律的事時,應該怎麼辦?

  毘奈耶經於此說云:「若說非法,應當遮止。」毘奈耶經當中,有這樣的回答:「若是上師說的是不合乎佛法的內涵,就不應該去聽從他。」

  寶雲亦云:「於其善法隨順而行,於不善法應不隨順行。」故於所教,應不依行。寶雲經中也這麼說:「如果上師教導的是善法,就應該依教奉行,若是不善法,則不應該隨順而行。」具慧的弟子,應當有智慧分辨他所依止的是不是真正的善知識,若是所教導的不合乎佛法的義理,要求我們行的是違背戒律的內容,就不應該隨順而行。

  不行非理者,本生論第十二品亦有明證,然亦不應以此諸理,遂於師所,不敬輕訾而毀謗等。關於不合於佛法,就不應該隨行的道理,在本生論第十二品中也有明證。雖然如此,但是對於這位上師,也不能因此就起了不恭敬的心,或者輕視、毀謗等。

  如尊重五十頌云:「若以理不能,啟白不能理。」應善辭謝而不隨轉。應該如上師五十頌中所說:「若是不合於佛法或戒律的就不應該去做,這個時候,要向上師說明自己不能做。」不要隨便答應下來,或是答應了以後不去做,應該委婉的辭謝,而不隨錯誤而轉。

  如是親近時,亦如莊嚴經論云:「為受法分具功德,親近知識非為財。」是須受行正法之分。除了要如理如法的親近善知識以外,弟子在親近時的心態也非常重要。如莊嚴經論中所說:「我們親近善知識,是為了佛法,不是為了世間的財物或享受。」所以在上師面前,應該以接受佛法的教導為最重要。

  博朶瓦云:「差阿難陀為大師侍者時,謂若不持大師不著之衣,不食大師之餘食,許一切時至大師前,則當侍奉承事大師。如此慎重,其意是在教誨未來補特伽羅。我等於法全不計較,雖少許茶,悉計高低,謂師心中愛不愛念,此是心內腐爛之相。」博朶瓦說:「在釋迦牟尼佛的時候,差遣阿難為佛的侍者,阿難說我侍奉佛陀,不是為了我能得到衣食(因為供養佛陀的衣食等物,經常會有多餘剩下來的),而是為了如此能夠任何時間都在佛陀的身邊,更方便聽聞佛說法,隨時能接受佛的法教,也能盡一切的能力,來侍奉承事佛陀以報答師恩。阿難這一番話,顯示了親近善知識時,審慎的態度及正確的動機。他的用意,是在教誨我們未來的眾生,應該為法來親近善知識。結果我們現在的弟子,卻完全不計較佛法,只對世間的財物,如茶等這些小東西百般的計較。說上師為什麼給他沒給我,上師對誰最好,最偏心等等,這些都是弟子心中的腐爛之相。」

  親近幾時者,如博朶瓦云:「有一來者,是加我擔,若去一二,是擔減少,然住餘處,亦不能成,是須一遠近適中經久修習。」至於親近善知識的時間,要如何比較恰當?如博朶瓦說:「雖然多來一位學人,會增加我的負擔,離去一二位,能減少我的負擔。但是如果都不親近善知識,也是無法成就的,所以親近善知識的時間,必須是遠近適中為最恰當。」如果時間隔太久,容易心生懈怠,若是經常親近善知識,又會使上師太勞累,所以應當長短適中才好。就是經過一段時間,便到善知識面前受教,離去後又能依教修行。

 第四親近勝利者。近諸佛位,諸佛歡喜,終不缺離大善知識,不墮惡趣,惡業煩惱悉不能勝,終不違越菩薩所行,於菩薩行具正念故,功德資糧漸漸增長,悉能成辦現前究竟一切利義,承事師故,意樂加行悉獲善業,作自他利資糧圓滿。如是亦如華嚴經云﹕「善男子,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正所攝受,不墮惡趣。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思念者,則不違越菩薩學處。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守護者,勝出世間。若諸菩薩,承事供養善知識者,於一切行不忘而行。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攝持者,諸業煩惱難以取勝。」又云﹕「善男子,若諸菩薩,隨善知識所有教誡,諸佛世尊心正歡喜。若諸菩薩,於善知識所有言教,安住無違,近一切智。於善知識,言教無疑,則能近於諸善知識。作意不捨善知識者,一切利義,悉能成辦。」不可思議秘密經中亦云﹕「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應極恭敬,依止親近承事尊重。若如是者,聞善法故成善意樂,及由彼故成善加行,由是因緣,造作善業,轉趣善行。能令善友,愛樂歡喜。由是不作惡業,作純善故,能令自他不起憂惱。由能隨順護自他故,能滿無上菩提之道,故能利益趣向惡道諸有情類。是故菩薩應依尊重,圓滿一切功德資糧。」復次由其承事知識,應於惡趣所受諸業,於現法中身心之上,少起病惱,或於夢中而領受者,亦能引彼令盡無餘。又能映蔽供事無量諸佛善根,有如是等最大勝利。地藏經云:「彼攝受者,應經無量俱胝劫中,流轉惡趣所有諸業,然於現法因疾疫等,或飢饉等,損惱身心而能消除,下至呵責,或唯夢中亦能清淨。雖於俱胝佛所,種諸善根,謂行布施,或行供養,或受學處,所起眾善,然彼僅以上半日善,即能映蔽承事尊重,成就功德不可思議。」又云﹕「諸佛無量功德神變,應觀一切悉從此出,是故應如承事諸佛,依止親近供事尊重。」本生論亦云﹕「悉不應遠諸善士,以調伏理修善行,由近彼故其德塵,雖不故染自然薰。」博朶瓦云﹕「我等多有破衣之過,如拖破衣,唯著草穢,不沾金沙。其善知識,所有功德,不能薰染,略有少過,即便染著。故於一切略略親近,悉無所成。」

  第四親近勝利者。「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其第四項是依止善知識的殊勝利益。

  近諸佛位,諸佛歡喜,終不缺離大善知識,不墮惡趣,惡業煩惱悉不能勝,終不違越菩薩所行,於菩薩行具正念故,功德資糧漸漸增長,悉能承辦現前究竟一切利義,承事師故,意樂加行悉獲善業,作自他利資糧圓滿。親近依止善知識,究竟有那些殊勝的利益呢?第一是能得佛位:只要依止善知識的教導修行,一定能究竟成佛。第二是諸佛歡喜:如果能正確的親近善知識,又能如理的依教奉行,諸佛見了也心生歡喜。第三是終不缺離大知識:生生世世都能不缺少、不遠離善知識。這一世能遇到善知識,也是由於前生依止善知識所得的果報。第四是不墮惡趣:依善知識的教導斷惡修善,所以能不墮惡趣。第五是惡業煩惱悉不能勝:由供養、承事善知識的功德,使惡業煩惱所引生的果報不易成熟。第六是終不違越菩薩所行:能善護菩薩的戒律,行一切的菩薩行。由於行菩薩道時,都能和菩提心相應,因此功德資糧漸漸增長。第七是悉能成辦現前究竟一切利義:眼前這一世,和究竟成佛時的一切安樂,都能如願成辦。以上這些就是親近依止善知識後,如法行供養、承事所能得到的利益。也是由於承事善知識的緣故,使我們的身口意,因為親近時的意樂和加行而獲得善業,不但自利而且利他,使菩提資糧能迅速地圓滿

  如是亦如華嚴經云:「善男子,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正所攝受,不墮惡趣。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思念者,則不違越菩薩學處。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守護者,勝出世間。若諸菩薩,承事供養善知識者,於一切行不忘而行。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攝持者,諸業煩惱難以取勝。」同樣的道理,也如華嚴經中所說:「善男子!如果發心的菩薩,為善知識所攝受,就能不墮惡趣。如果發心的菩薩,為善知識所思念,就能不違背菩薩道。如果發心的菩薩,為善知識所守護,便是勝過一切世間的守護。如果發心的菩薩,承事供養善知識,就能不忘行一切菩薩行。如果發心的菩薩,為善知識所攝持,惡業煩惱就難以取勝。」

  又云:「善男子,若諸菩薩,隨善知識所有教誡,諸佛世尊心正歡喜。若諸菩薩,於善知識所有言教,安住無違,近一切智。於善知識,言教無疑,則能近於諸善知識。作意不捨善知識者,一切利義,悉能成辦。」又說:「善男子!若是發心的菩薩,能隨善知識所有的教誡而行,就能得諸佛真正的歡喜。若是發心的菩薩,對於善知識所有的言教都不違背,便能接近佛的智慧。對於善知識所有的言教都深信不疑,就能如法的親近依止善知識。如果能盡一切心恭敬、供養、承事善知識,始終不棄捨、遠離善知識,則眼前、究竟的一切利益,都能成辦。」

  不可思議秘密經中亦云:「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應極恭敬,依止親近承事尊重。若如是者,聞善法故成善意樂,及由彼故成善加行,由是因緣,造作善業,轉趣善行。能令善友,愛樂歡喜。由是不作惡業,作純善故,能令自他不起憂惱。由能隨順護自他故,能滿無上菩提之道,故能利益趣向惡道諸有情類。是故菩薩應依尊重,圓滿一切功德資糧。」不可思議秘密經中也說:「善男子!或善女人!應該極力地恭敬、依止、親近、承事善知識。若是能夠如此,便會因為聽聞善法而得善念,由於善念,身口的加行也善,於是身口意三業,造的都是善業,行的都是善行,就能使善友愛樂歡喜。由於不再造作惡業,所以能令自他不起憂惱。如此行自利和利他,便能成就佛道,而利益還會造惡業將墮惡道的眾生。所以,發心的菩薩,應該依止善知識,以圓滿一切的功德資糧。」

  復次由其承事知識,應於惡趣所受諸業,於現法中身心之上,少起病惱,或於夢中而領受者,亦能引彼令盡無餘。又能映蔽供事無量諸佛善根,有如是等最大勝利。其次,由於恭敬、供養、承事善知識的功德,將來應該墮惡趣後所受的大苦,能在這一世,僅僅感到身心稍微不適,少起病惱,或是在夢中稍受微苦,就把三惡道應受的惡業,消滅清淨。而這個功德善根,遠遠的超過供養承事無量諸佛的善根。所以依止善知識,有淨除業障、積聚資糧如此大的殊勝利益。

  地藏經云:「彼攝受者,應經無量俱胝劫中,流轉惡趣所有諸業,然於現法因疾疫等,或飢饉等,損惱身心而能消除,下至呵責,或唯夢中亦能清淨。雖於俱胝佛所,種諸善根,謂行布施,或行供養,或受學處,所起眾善,然彼僅以上半日善,即能映蔽承事尊重,成就功德不可思議。」地藏經中也說:「若是真正為善知識所攝受,應該經無量劫,流轉惡趣所有的惡業,能在這一世,只要遭受種種疾疫、飢饉、或身心損惱而為消除。甚至善知識的呵責、或在夢中,也能清淨這些惡業。在無量諸佛面前,所種的種種善根,如行布施、供養等善,只要在善知識跟前,行供養、承事半日的善根,就能遠遠超過這些善根。所以親近依止善知識的功德,實在是不可思議。」

  又云:「諸佛無量功德神變,應觀一切悉從此出,是故應如承事諸佛,依止親近供事尊重。」又說:「成佛時的無量功德神變,應該知道都是從親近、依止、供養、承事善知識的功德來的。所以應當如承事諸佛一般的,依止、親近、供養、承事善知識。」

  本生論亦云:「悉不應遠諸善士,以調伏理修善行,由近彼故其德塵,雖不故染自然薰。」本生論中也說:「任何情況之下,都不應該遠離善知識,因為親近善知識,才能調伏自身的煩惱,修一切的善行。由於親近善知識的緣故,功德自然能夠處處增長,就像灰塵一樣,雖然不是故意去沾上,卻很自然的處處都碰到它。」

  博朶瓦云:「我等多有破衣之過,如拖破衣,唯著草穢,不沾金沙。其善知識,所有功德,不能薰染,略有少過,即便染著。故於一切略略親近,悉無所成。」博朶瓦說:「我們都有如破衣拖地的過失,拖在地上的破衣,只會沾染草穢,而不沾染金沙。這就好比我們親近善知識,對於上師的功德不能薰染,對於上師少許的過失,馬上就染著了,以這樣的過患來親近善知識,只是略略的親近,又怎麼能成就呢?」

 第五不依過患者。請為知識若不善依,於現世中,遭諸疾疫非人損惱,於未來世,當墮惡趣,經無量時受無量苦。金剛手灌頂續云﹕「薄伽梵,若有毀謗阿闍黎者,彼等當感何等異熟。世尊告曰,金剛手,莫作是語,天人世間悉皆恐怖,秘密主然當略說,勇士應諦聽。我說無間等諸極苦地獄,即是彼生處,住彼無邊劫,是故一切種,終不應毀師。」五十頌亦云:「毀謗阿闍黎,是大愚應遭,疾癘及諸病,魔疫諸毒死,王火及毒蛇,水羅叉盜賊,非人碍神等,殺墮有情獄。終不應惱亂,諸阿闍黎心,設由愚故為,地獄定燒煮。所說無間等,極可畏地獄,諸謗師範者,佛說住其中。」善巧成就寂靜論師,所造札那釋難論中,亦引經云﹕「設唯聞一頌,若不執為尊,百世生犬中,後生賤族姓。」

  第五不依過患。「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其第五項是不善依止善知識的過患。

  請為知識若不善依,於現世中,遭諸疾疫非人損惱,於未來世,常墮惡趣,經無量時受無量苦。若是不善依止善知識,在現世中,將遭受種種疾病、瘟疫、非人損害惱亂,在未來世,當墮惡趣,經無量劫的時間,受無量的大苦。

  金剛手灌頂續云:「薄伽梵,若有毀謗阿闍黎者,彼等當感何等異熟。世尊告曰,金剛手,莫作是語,天人世間悉皆恐怖,秘密主然當略說,勇士應諦聽。我說無間等諸極苦地獄,即是彼生處,住彼無邊劫,是故一切種,終不應毀師。」金剛手灌頂續中說:「佛呀!如果有人毀謗上師,他將會得到什麼樣的果報?佛回答他說:金剛手!你最好不要問,因為這個果報,就是連天、人、一切世間,聽了都會感到恐怖的。金剛手!如果你一定要問,我就簡略的說吧,有勇氣的人請仔細的聽了。無間等最苦的地獄,就是他將投生的地方,而且住地獄的時間,是無量劫的長。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應當毀謗上師,以免造下如此嚴重的業障。」

  五十頌亦云:「毀謗阿闍黎,是大愚應遭,疾癘及諸病,魔疫諸毒死,王火及毒蛇,水羅叉盜賊,非人礙神等,殺墮有情獄。終不應惱亂,諸阿闍黎心,設由愚故為,地獄定燒煮。所說無間等,極可畏地獄,諸謗師範者,佛說住其中。」五十頌也說:「最大的愚癡就是毀謗上師,因為毀謗上師,等於毀謗十方一切諸佛,所以罪業非常嚴重。毀謗上師的弟子,現世會遭到疾病,瘴癘和種種怪病,並且還會著魔、中毒或者遭天災人禍,以及毒蛇野獸,冤賊搶劫等災害。又會受妖魔、鬼魅、邪怪等侵擾,使他心亂不安因此而斷命,由於深重的罪業,死後一定墮金剛地獄。不論何時何地,永遠不能惱亂上師的心,如果有愚痴的弟子,讓上師身心不安的話,不但生前會得到前面所說的種種惡報,死後還會墮熱地獄受猛火的燒煮。還有各種如無間地獄等非常可怕的地獄,都是毀謗上師,讓上師身心不安的弟子將來會去的地方。」

  善巧成就寂靜論師,所造札那釋難論中,亦引經云:「設唯聞一頌,若不執為尊,百世生犬中,後生賤族姓。」善巧成就寂靜論師,所造的札那釋難論中,也引經說:「如果我們從善知識那裡,聽聞一個偈頌,雖然只是四句這麼少的開示,若是不能生起恭敬心而視為上師的話,果報就是一百世都生為狗類,百世的狗類以後,再生於下賤的族姓當中。」因為輕視上師,就等於輕視佛,所以有這樣嚴重的果報。

 又諸功德,未生不生,已生退失,如現在諸佛現證三摩地經云﹕「若彼於師住嫌恨心,或堅惡心,或恚惱心,能得功德,無有是處。若不能作大師想者亦復如是。若於三乘補特伽羅,說法苾芻,不起恭敬,及尊長想,或大師想者,此等能得未得之法,或已得者,令不退失,無有是處。由不恭敬,沉沒法故。」設若親近不善知識及罪惡友,亦令諸德漸次損減,一切罪惡漸次增長,能生一切非所愛樂,故一切種悉當遠離。念住經云﹕「為貪瞋癡一切根本者,謂罪惡友,此如毒樹。」涅槃經云:「如諸菩薩怖畏惡友,非醉象等,此唯壞身,前者俱壞善及淨心。」又說彼二,一唯壞肉身,一兼壞法身。一者不能擲諸惡趣,一定能擲。諦者品亦云﹕「若為惡友蛇執心,棄善知識療毒藥,此等雖聞正法寶,嗚呼放逸墮險處。」親友集云,「無信而慳悋,妄語及離間,智者不應親,勿共惡人住。若自不作惡,近諸作惡者,亦疑為作惡,惡名亦增長。人近非應親,由彼過成過,如毒箭置囊,亦染無毒者。」惡知識者,謂若近誰能令性罪遮罪惡行,諸先有者不能損減,諸先非有令新增長。善知識敦巴云﹕「下者雖與上伴共住,僅成中等,上者若與下者共住,不待劬勞,而成下趣。」

  又諸功德,未生不生,已生退失,如果不善依止上師的話,過去未曾因依師而出生的功德,現在很難生起,曾經如法依師的功德,也很容易退失。

  如現在諸佛現證三摩地經云:「若彼於師住嫌恨心,或堅惡心,或恚惱心,能得功德,無有是處。若不能作大師想者亦復如是。如現在諸佛現證三摩地經中所說:「如果對自己所依止的上師,心懷嫌恨、堅惡、或恚惱,是不可能生出任何功德來的。若是不能把上師當作佛來想,也是同樣的道理。

  若於三乘補特伽羅,說法苾芻,不起恭敬,及尊長想,或大師想者,此等能得未得之法,或已得者,令不退失,無有是處。由不恭敬,沉沒法故。」倘若對於聲聞、緣覺、菩薩這三乘的說法比丘,心不恭敬,以及沒有把他當作善知識,或者佛來想,也同樣是未出生的功德很難生起,已生起的功德容易退失。這都是由於不恭敬法師的緣故,所以使一切善法、功德退失。」

  設若親近不善知識及罪惡友,亦令諸德漸次損減,一切罪惡漸次增長,能生一切非所愛樂,故一切種悉當遠離。假設親近的是不善知識,以及罪惡友的話,也會讓我們功德漸漸的損減,罪惡逐漸的增長,而生出多種不可愛的果來,所以對於一切能使我們感得苦果的因,都應當遠離。

  念住經云:「為貪瞋癡一切根本者,謂罪惡友,此如毒樹。」念住經中說:「能引發我們貪瞋癡這三毒的根本,就是罪惡友,好像毒樹一樣,從樹根到樹葉都是毒的,即使是一陣風吹過來,連風也是毒的,所以只要你接近他,就會受到毒的影響,因此只要我們親近罪惡友,功德就很難生起。」

  涅槃經云:「如諸菩薩怖畏惡友,非醉象等,此唯壞身,前者俱壞善及淨心。」又說彼二,一唯壞肉身,一兼壞法身。一者不能擲諸惡趣,一定能擲涅槃經中說:「菩薩怖畏的是惡友,而不害怕醉象等。象的力量很大,當象喝醉的時候是沒辦法控制的,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把你踩死或者是撞死,是隨時有性命的危險。可是惡友比醉象還要恐怖,為什麼呢?因為醉象只是取我們的性命而已,而罪惡友不只是取我們的性命,還要讓我們一切的善根失壞,使我們原來清淨的心也遭到污染。」所以涅槃經中又說:醉象只是斷我們肉體的生命而已,死後並不會墮惡趣;罪惡友卻不但壞我們肉體的生命,還兼壞我們的法身慧命,而且死後一定會墮地獄。

  諦者品亦云:「若為惡友蛇執心,棄善知識療毒藥,此等雖聞正法寶,嗚呼放逸墮險處。諦者品中也說:「如果我們親近罪惡友的話,就會受到他種種的誘惑,因此貪著這一生微少的利益,繼續執取貪瞋痴三毒,而棄捨可以療我們三毒的善知識,如此即使能夠聽聞正法,死後還是會墮三惡道,這就是因為我們棄捨善知識而親近罪惡友的緣故。」

  親友集云:「無信而慳悋,妄語及離間,智者不應親,勿共惡人住。若自不作惡,近諸作惡者,亦疑為作惡,惡名亦增長。人近非應親,由彼過成過,如毒箭置囊,亦染無毒者。」親友集中說:「什麼是惡知識呢?對三寶和一切佛法沒有信心,生性慳貪吝嗇,不願意布施,說的都是妄語和挑撥離間的話,像這樣的罪惡友,凡是有分辨是非善惡的人,都不應該去接近他,而且儘量不要跟他住在一起,因為會受到他惡業的影響。若是常常和他親近,或者是住在一起的話,自己雖然沒有作惡,別人也會懷疑你跟他一樣的作惡,惡名就會因此增長。所以我們不應該常常親近罪惡友,否則他的過失,都將成為我們的過失,就像把毒箭放在箭囊中,箭囊也跟著染上了毒。」

  惡知識者,謂若近誰能令性罪遮罪惡行,諸先有者不能損減,諸先非有令新增長。所以,誰要是親近了這樣一位惡知識,就能讓誰種種的惡行,原先有的不能損減,原來沒有的重新增長(種種的惡行,包括性罪和遮罪。性罪,是自性本來有罪。如殺盜婬等,這些行為本來就是錯誤的,不但佛教中有犯,國家的法律也同樣有犯。遮罪,是特別指佛教中的戒律,指明那些是應該遮止,不能夠違犯的)。

  善知識敦巴云:「下者雖與上伴共住,僅成中等,上者若與下者共住,不待劬勞,而成下趣。」善知識敦巴說:「儘量不要和惡知識住在一起,因為若是下等的和上等的人共住,只能成為中等;若是上等和下等的人共住,不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和力氣,很快的就成為下等了。」

 第六攝彼等義者。世徧讚說尊長瑜伽教授者,應知即是如前所說。若一二次,修所緣境,全無所至。若是至心欲行法者,須恆親近,無錯引導,最勝知識。爾時亦如伽喀巴云﹕「依尊重時,恐有所失。」謂若不知依止軌理而依止者,不生利益反致虧損。故此依止知識法類,較餘一切極為重要。見是究竟欲樂根本,故特引諸無垢經論,並以易解,能動心意,符合經義,諸善士語,而為莊嚴,將粗次第,略為建設。廣如餘處,應當了知。我等煩惱,極其粗重,多不了知依師道理,知亦不行,諸聞法者,反起無量依師之罪,即於此罪亦難發生悔防等心,故應了知如前所說,勝利過患,數數思惟,於昔多生,未能如法依止諸罪,應由至心而悔,多發防護之心,自應勵備法器諸法,數思圓滿德相知識,積集資糧,廣發大願,為如是師,乃至未證菩提以來攝受之因。若如是者,不久,當如志力希有常啼佛子,及求知識不知厭足善財童子。

  第六攝彼等義者。「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其第六項是攝彼等義。就是把親近善知識的部分,作一個總結。

  世徧讚說尊長瑜伽教授者,應知即是如前所說。若一二次,修所緣境,全無所至。若是至心欲行法者,須恆親近,無錯引導,最勝知識。以上所說有關親近善知識的內容,是佛普遍讚歎稱許的教授。如果只是修個一二次,是發生不了作用的。若是已經決定修行佛法的學人,不是偶而親近一二次就夠了,必須恆常的親近依止具足德相,而且引導沒有錯誤的善知識。

  爾時亦如伽喀巴云:「依尊重時,恐有所失。」謂若不知依止軌理而依止者,不生利益反致虧損。故此依止知識法類,較餘一切極為重要。這個道理,也如伽喀巴所說:「我們依止善知識的時候,就怕有過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們不知道正確依止善知識的方法,而去依止的話,不但得不到依止善知識的利益,反而因為不善依止而導致種種的損害。所以,依止善知識的正知見,比其他佛法的知見,更為重要。

  見是究竟欲樂根本,故特引諸無垢經論,並以易解,能動心意,符合經義,諸善士語,而為莊嚴,將粗次第,略為建設。廣如餘處,應當了知。由於正知見是達到最後究竟欲樂的根本,所以本論特別引了許多經和論的內容,並且節錄了有關如何親近善知識的語錄,這些語錄是過去祖師大德們曾經開示過的,是以最容易了解的方式,能夠轉變學人的心意,又符合佛法的義理,現在將它們編纂為粗略的次第,作為依止善知識的依歸。至於詳細解說善知識的內容,可見於其他的經論或開示,也應該多多參閱以增加了解。

  我等煩惱,極其粗重,多不了知依師道理,知亦不行,諸聞法者,反起無量依師之罪,即於此罪亦難發生悔防等心,故應了知如前所說,勝利過患,數數思惟,於昔多生,未能如法依止諸罪,應由至心而悔,多發防護之心,自應勵備法器諸法,數思圓滿德相知識,積集資糧,廣發大願,為如是師,乃至未證菩提以來攝受之因。我們雖然已經學佛修行,但是煩惱、習氣依然深重,原因就在於不了解依止善知識的道理,或者知道要親近卻又不善依止,才會在聽聞學習的時候,不但沒有生起依師的功德,反而造下無量不善依師的罪業,而且對於已經造下的重罪,既沒有發起懺悔的心,也不生出防護不造的心。因此,我們學人應當首先了知前面所說,關於如何親近善知識?如果能夠依止善知識有什麼殊勝的利益?若是不善依止有有什麼過患?對於這些內容,數數的思惟修習。如果過去多生當中,曾經造下不善依止的罪業,應當生起至誠懺悔的心,並發起防護不再造的心,盡力讓自己成為具器的弟子,同時多多思惟善知識的圓滿德相,精勤地積集資糧,發廣大願,希望生生世世,直到證得菩提為止,都能為善知識所攝受。

  若如是者,不久,當如志力希有常啼佛子,及求知識不知厭足善財童子。如果能夠這樣來做的話,相信不久,就能像願力非常希有的常啼菩薩,和求善知識永不厭足的善財童子了。

top03.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