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說法軌理分四:一、思惟說法所有勝利,二、發起承事大師及法,三、以何意樂加行而說,四、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 今初

  聽聞軌理已經介紹過了,接下來是講說軌理。說法者如果能以清淨的菩提心說法,完全不為名聞、利養、恭敬等雜染而說,就有極大殊勝的利益,有那些殊勝的利益呢?

 若不顧慮利養恭敬名等染事,而說法者勝利極大。勸發增上意樂中云﹕「慈氏,無染法施,謂不希欲,利養恭敬,而施法施。此二十種是其勝利。何等二十,謂成就念,成就勝慧,成就覺慧,成就堅固,成就智慧,隨順證達出世間慧,貪欲微劣,瞋恚微劣,愚痴微劣,魔羅於彼不能得便,諸佛世尊而為護念,諸非人等於彼守護,諸天於彼助發威德,諸怨敵等不能得便,其諸親愛終不破離,言教威重,其人當得無所怖畏,得多喜悅,智者稱讚,其行法施是所堪念。」於眾經中所說勝利,皆應至心發起勝解。其中成就堅固者,新譯集學論中,譯為成就勝解,諸故譯中,譯為成就勇進。

  若不顧慮利養恭敬名等染事,而說法者勝利極大。如果能完全不顧著利養、恭敬、名聞等染事,則說法者有極大殊勝的利益。

  勸發增上意樂中云:「慈氏,無染法施,謂不希欲,利養恭敬,而施法施。此二十種是其勝利。勸發增上意樂中說:「彌勒菩薩!所謂無雜染的法布施,就是不求利養、恭敬,所行的法施。如此行法施有二十種殊勝的利益。

  何等二十,謂成就念,成就勝慧,成就覺慧,成就堅固,成就智慧,隨順證達出世間慧,貪欲微劣,瞋慧微劣,愚痴微劣,魔羅於彼不能得便,諸佛世尊而為護念,諸非人等於彼守護,諸天於彼助發威德,諸怨敵等不能得便,其諸親愛終不破離,言教威重,其人當得無所怖畏,得多喜悅,智者稱讚,其行法施是所堪念。」有那二十種殊勝的利益呢?

  一是成就念。就是正念成就,對於所聽聞的文句義理,能不忘失。平常我們記憶力差,容易忘記事情,或是心不在焉,都是失念的緣故。正念,就是心能住在不放逸、不失念、不散亂、不昏沉、不與煩惱相應,而與佛法相應的狀態當中。

  二是成就勝慧。勝慧是由聽聞佛法來的。在聽聞佛法的內容後,了知如何斷惡修善,如何伏斷煩惱,如何修戒定慧……,便產生岀善於分別簡擇的智慧,這個聞所成慧,不同於世俗的聰明才智,由於超勝於世間的智慧,所以稱為勝慧。

  三是成就覺慧。聽聞佛法的義理後,經過不斷的思惟觀察,而有所體悟,這個由於思惟所產生的思所成慧,就是覺慧。

  四是成就堅固。堅固,就是勝解。經過思所成慧所體悟出來的法義,是殊勝的理解,不會再為任何邪知邪見所動搖,因為已經到了屹立不搖的地步,所以稱為堅固。

  五是成就智慧。勝解產生了以後,就能逐漸具足資糧道和加行道的智慧。

  六是隨順證達出世間慧。加行道的資糧圓滿後,就能見道,得根本智,再依這個根本智,圓滿修道位上的後得智。由於這個修所成慧,能達出世間的解脫,所以稱為岀世間慧。

  七是貪欲微劣。八是瞋恚微劣。九是愚痴微劣。貪瞋癡三毒的煩惱,能漸漸減輕。

  十是魔羅於彼不能得便。魔羅,是欲界天天頂的魔王波旬,專門喜歡從眼、耳、鼻、舌、身五根中,幻化種種色、聲、香、味、觸的五塵境界,來破壞修行人的道法。說法者因為正念堅固,所以能不為所幻化的五欲境界所迷惑,而生貪著。

  十一是諸佛世尊而為謢念。說法是宣揚佛教,謢持正法,自然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謢念。

  十二是諸非人等於彼守護。非人等,是指天龍八部,為佛教裡的護法,由於他們曾經立誓要護持佛法,所以只要你是弘揚佛法,他們就一定會來謢持你。

  十三是諸天於彼助發威德。一般來說,會讓人產生畏懼心的是「威」,讓人產生恭敬心的是「德」。因為清淨心說法,諸天喜悅,便助長其威德,使眾生見了自然生起敬畏的心。

  十四是諸怨敵等不能得便。曾經有過的怨親債主、敵人,都不能加害於你。如果能以大悲心說法,怨敵為悲心所攝受,種種怨結自然消融殆盡。

  十五是其諸親愛終不破離。由於說法正見堅固,自然感得眷屬不壞。不論是所親近的善知識、同參道友,還是自己的親族、朋翼,都不會因遭到他人的破壞,而致遠離。

  十六是言教威重。所說的教授,具有威信和攝受力,使人信受敬重。

  十七是其人當得無所怖畏。慈悲心說法,能遠離四種怖畏。第一種是於原野中棲息的獅虎豹害、水族摩羯陀魚等鱗介害。第二種是國王威勢諸黜罰害、強盜劫賊所侵奪害、財寶中斷及怨敵害、家主宰官權勢之害。第三種是資生缺乏的怖畏、惡名遠播的怖畏、處眾不安的怖畏等。第四種是魑魅魍魎等非人的怖害。

  十八是得多喜悅。時常法喜充滿,身心愉悅。

  十九是智者稱讚。無染清淨的法施,自然為智者所稱讚。

  二十是其行法施是所堪念。所說法的內容,堪為眾生所憶念。」

  於眾經中所說勝利,皆應至心發起勝解。其中成就堅固者,新譯集學論中,譯為成就勝解,諸故譯中,譯為成就勇進。以上二十種,是眾經中所說清淨無染說法的殊勝利益,應當至誠的發起信解心。其中第四成就堅固,在新譯的集學論中,翻譯為成就勝解,在舊的翻譯中,譯為成就勇進。

 發起承事大師及法者。如薄伽梵說佛母時,自設座等,法者尚是諸佛所應恭敬之因,故應於法,起大尊敬及應隨念大師功德,及其深恩起大敬重。

  了解說法殊勝的利益後,應對說法的法師,和所說的法,發起恭敬承事。

  發起承事大師及法者。「說法軌理」的第二項是發起承事大師及法。主要是強調,對說法師和法,應起敬重的心。

  如薄伽梵說佛母時,自設座等,法者尚是諸佛所應恭敬之因,譬如佛在說般若經的時候,自己先敷好座,然後再坐。就是先把法座舖好,準備說法,表示對說法這件事,態度非常的認真、嚴謹。諸佛的智慧已經圓滿,恭敬法的態度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我們愚痴的凡夫眾生呢!薄伽梵,是佛的名號之一。佛母,指般若。諸佛都是由於般若智慧而成就,就是由般若而出生佛,所以稱般若為佛母。

  故應於法,起大尊敬及應隨念大師功德及其深恩起大敬重。因此,我們對於法,應該起尊敬的心,並且隨念大師的功德,和感念他的恩惠。我們現在學的是釋迦牟尼佛的法教,所以在學法的過程當中,應該隨念釋迦牟尼佛的功德,也是因為他的法留傳下來,我們今天才有學習的機會,所以對這個所聽聞的法,不但要隨念大師的功德,還要起感恩敬重的心。

 以何意樂加行而說中,其意樂者,謂應安住,海慧問經所說五想。謂於自所應起醫想,於法起藥想,於聞法者起病人想,於如來所起善士想,於正法理起久住想,及於徒眾修習慈心。應斷恐他高勝嫉姤,推延懈怠,數數宣說所生疲厭,讚自功德舉他過失,於法慳悋,顧著財物謂衣食等。應作是念,為令自他得成佛故,說法功德,即是我之安樂資具。其加行者,謂先沐浴具足潔淨,著鮮淨服,於其清潔悅意處所,坐於座已,若能誦持伏魔真言,海慧經說則其周匝百踰繕那,魔羅及其魔眾諸天所不能至,縱使其來亦不能障,故應誦咒。次以舒顏,具足審定義理所有喻因至教,而為宣說。妙法白蓮經云﹕「智者常應無嫉姤,說具眾義和美言,復應遠離諸懈怠,不應起發厭患想,智者應離一切慼,應於徒眾修慈力,晝夜善修最勝法,智以俱胝阿庾喻,令眾愛樂生歡喜,於彼終無少希欲,亦不思欲諸飲食,噉嚼衣服及臥具,法衣病緣醫藥等,於諸徒眾悉無求,餘則智者恆願自,及諸有情當成佛,為利世故而說法,思彼即我安樂具。」

  以何意樂加行而說中,其意樂者,謂應安住,海慧問經所說五想。「說法軌理」的第三項是以何意樂加行而說。就是說法的時候,是以什麼樣的心態來說?說法前有那些需要預先準備的事?說法時的心態,應該如海慧問經中所說,把心安住在五想當中而說。是那五想呢?

  謂於自所應起醫想,於法起藥想,於聞法者起病人想,於如來所起善士想,於正法理起久住想,及於徒眾修習慈心。第一想,是說法者把自己當作醫生來想。佛是大醫王,能治療眾生一切身心的病痛。第二想,是把佛法當作藥品來想。佛所說的法,就是能治癒眾生身心病痛的良藥。第三想,是把聞法者當作是病人來想。第四想,是把佛當作是修行的榜樣來想。第五想,是將佛的正法,作久住世間來想。另外,很重要的是,對聞法的徒眾,修習慈愍心。這些眾生,長久以來被惡業和煩惱所纏繞,如今希望能以佛法的藥,拔除這些久病的重疴。

  應斷恐他高勝嫉妒,推延懈怠,數數宣說所生疲厭,讚自功德舉他過失,於法慳吝,顧著財物謂衣食等。說法時,應該斷除的心態,是唯恐別人勝過自己,因此生起嫉妒的心。或是對於說法,經常推延懈怠,不能精勤地來說。也不應該因為數數宣說,而產生疲厭的心。更不應該讚歎自己的功德,舉發他人的過失。對於法布施,應竭其所能的弘揚,不能有所慳吝。以清淨的心說法,完全不顧著衣食等資財。

  應作是念,為令自他得成佛故,說法功德,即是我之安樂資具。所以,說法的動機,是希望自他一切的眾生都能成佛,以這個純粹的發心而說,不是為了貪著世間的財物而說。因此,說法的功德,才是真正能使我安樂的資具,而不是世俗的財物衣食等。

  其加行者,謂先沐浴具足潔淨,著鮮淨服,於其清潔悅意處所,坐於座已,若能誦持伏魔真言,海慧經說則其周匝百踰繕那,魔羅及其魔眾諸天所不能至,縱使其來亦不能障,故應誦咒。說法前所應準備的事,是先沐浴使身心潔淨,身體沐浴乾淨,內心洗滌煩惱等雜染,安住在正念當中,然後穿著潔淨的衣服。所謂潔淨,就是來源清淨,不是經由造業所得來的衣服。說法的地方,也是清淨悅意的處所。上座後,最好是能先誦伏魔咒,或是心經也可以。因為海慧經中曾經說到,誦咒是為了清除說法及聞法的障礙。誦咒時,周圍一百由旬(踰繕那,是由旬。一由旬是龍王巡迴的里程,或古時帝王一日行軍的里程,有大中小的不同,分別是四十、六十、八十里)內的魔羅(欲界天的魔王波旬)和他的眷屬們都無法到達,就是前來法會現場,也不能障礙聞法,所以應該先誦咒語。

  次以舒顏,具足審定義理所有喻因至教,而為宣說。接著以和顏悅色、思路清晰、條理分明的態度來說,所說的內容審細決定,合於佛法的義理,再用種種善巧方便,如比喻等方法而說。

  妙法白蓮經云:「智者常應無嫉妒,說具眾義和美言,復應遠離諸懈怠,不應起發厭患想,智者應離一切慼,應於徒眾修慈力,晝夜善修最勝法,智以俱胝阿庾喻,令眾愛樂生歡喜,於彼終無少希欲,亦不思欲諸飲食,噉嚼衣服及臥具,法衣病緣醫藥等,於諸徒眾悉無求,餘則智者恆願自,及諸有情當成佛,為利世故而說法,思彼即我安樂具。」妙法蓮花經中說:「具有智慧的說法者,應該遠離嫉妒心,以合於佛法義理、善妙的言辭說法。也應遠離懈怠,不起厭患疲勞的心。具有智慧的說法者,應該遠離一切的憂愁,對前來聞法的徒眾修習慈力。由於晝夜精進善修最殊勝的佛法,因此智慧如海,可以俱胝(數目名,等於億)、阿庾(阿僧祇,比喻數目字很大,幾乎等於無數)來作比喻。雖然大眾都很愛樂親近,也喜歡從他聽聞佛法,但他對徒眾卻沒有任何的需求。不為求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說法,而是為願自他一切有情早日成就佛道,這個利世利人的菩提願而說法,所以說法不是為了世俗的安樂,說法的功德才是我真正的安樂具。」

 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者。如毘奈耶經云﹕「未請不應說。」謂未啟請不應為說,雖其請白亦應觀器,若知是器,縱未勸請,亦可為說。如三摩地王經云:「若為法施故,請白於汝者,應先說是語,我學未廣博,汝是知善巧,我於大士前,如何能宣說。汝應說彼語,不應忽爾說。觀器而後行,若已知是器,未請亦應說。」復次毘奈耶經云﹕「立為坐者不應說法,坐為臥者不應說法,坐於底座為坐高座不應說法,妙惡亦爾。在後行者為前行者不應說法,在道側者為道行者不應說法,為諸覆頭抄衣雙抄抱肩及抱項者不應說法,為頭結髻著帽著冠著鬘纏首不應說法,為乘象馬坐輦餘乘,及著鞋履不應說法,為手執杖傘器劍鉞,及被甲者,不應說法。」返是應說,依無病也。

  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者。「說法軌理」的第四項是介紹,那些情況之下應該說法,那些情況不應該說,這其中所有的差別。

  如毘奈耶經云:「未請不應說。」謂未啟請不應為說,雖其請白亦應觀器,若知是器,縱未勸請,亦可為說。毘奈耶經中所說:「眾生沒有請法,不應該為他說法。」法不孤起,要有因緣才說,所以一般沒有啟請的話,就不主動說。若是有人請法的時候,也要觀察他的根器,適不適合聽聞學習所請法的內容,如果知道對方是聞法的根器,時間因緣也已經成熟,縱使沒有勸請,也可以主動為他說法。

  如三摩地王經云:「若為法施故,請白於汝者,應先說是語,我學未廣博,汝是知善巧,我於大士前,如何能宣說。汝應說彼語,不應忽爾說。觀器而後行,若已知是器,未請亦應說。」三摩地王經中所說:「若是有人來請法,應該自謙地說,我孤陋寡聞,才疏學淺,所知的不多,你已經善巧通達了,在你面前,怎麼能說法呢?應該如此先調伏我慢,說些自謙之詞,不該馬上就說。先觀察他的根性,是不是聞器,再看態度是否誠懇,對法是不是恭敬,時機恰不恰當,因緣是否成熟,如此觀察以後,如果知道對方是聽聞的法器,就應該為他說法,若是時機成熟,雖未請法也應該說。」

  復次毘奈耶經云:「立為坐者不應說法,坐為臥者不應說法,坐於底座為坐於高座不應說法,妙惡亦爾。在後行者為前行者不應說法,在道側者為道行者不應說法,為諸覆頭抄衣雙抄抱肩及抱項者不應說法,為頭結髻著帽著冠著鬘纏首不應說法,為乘象馬坐輦餘乘,及著鞋履不應說法,為手執杖傘器劍鉞,及披甲者,不應說法。」返是應說,依無病也。另外,毘奈耶經當中提到,那些情況不應說法:「為了恭敬法的緣故,站著的人,不為坐著的人說法;坐著的人,不為躺著的人說法(生病除外);坐在低位的人,不為坐於高位的人說法,聽者的態度也是相同。走在後面的人,不為走在前面的人說法;走在路邊的人,不為走在中間的人說法;不為蒙著頭、插著腰、抱著頭、叉著手的人說法;不為頭上綁著髻、戴著帽、纏著巾、結著鬘的人說法;不為騎著馬、乘著象、或穿著鞋履的人說法;不為手持棍杖、雨傘、刀劍、武器、或披著戰甲、全付武裝的人說法。」除了以上這些情況以外,就是適合說法的時機。如果是說法者特別方便開許,或是依各地的風土習俗有所不同,便不在這個範圍內。

top03.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