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六識)

上師略傳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師五十法頌略釋圓覺經大智度論大乘百法明門論天台小止觀影音講座電子法寶學佛心得菩提學會座談會公告欄/法寶流通

 

釋名、造論者、譯者
一切法無我
心法(六識)
心所有法(五遍行)
心所有法(五別境)
心所有法(善十一)
心所有法(根本煩惱)

 

第一心法。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

anired05_up.gif

此列前六識之名。皆從所依之根而立也。具有五義。謂依。發。屬。助。如。除根發之識。餘四皆依根之識。依主也。根所發之識。依士也。經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精明。乃八識之體也。本唯真心。迷之而成八識。今於六門而了境。故有六種之名。以映眼時能分別色。即名眼之識等。譬如一室中藏一箇獼猴。六處有人隨呼而應。故有別耳。且前五識。依五根得名。但有照用。最初一念照境元無分別。然第二念有分別者。即屬意識。是則前五乃依五色根之識。第六乃意所發之識。以第七意為六之根故。補註云。雖六識身。皆依意轉。此隨不共意識。名依發等。故五識身無相濫矣。或唯依意。故名意識。辨識得名。心意非例。補義云。此辨六識依根得名也。問曰。前六識身。皆依意轉。應俱名意識。何故第六獨得意識之名耶。況教說心意意識轉。此則明知前六同名意識。今言意識。豈不與前五濫同一名耶。論答曰。雖六識身。皆依意轉。但此隨根立名。如前五識。各有所依之根。今此第六識。則不共前五。以獨依意為根。立意識名。乃意之識。如五識身。依色等根。以唯依意故名意之識。依主釋也。此中正是辨識得名。不可執前六。共為一意。為相濫也。此言各從所依根立名。故不相濫耳。若言前六共依意轉。則六與前五濫而為一。今辨各有所依之根。而六唯依意為根。故名意識。豈與前五相濫耶。謂轉則共。而依根則不共矣。此乃辨識依根得名。教說心意識轉。別是一義。故結云。心意非例。

 

第一心法。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

  解說完五法排列的次第之後,接下來將分別說明每一法的內容。
  第一是「心法」。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
  首先介紹「前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及意識。)

  此列前六識之名。皆從所依之根而立也。前六識的名稱,都是從他所依的根來命名的。譬如:眼識是依眼根來命名、耳識是依耳根來命名等等。

  具有五義。謂依。發。屬。助。如。這裡先解釋前五識依根來命名的原因。其中具有五重意義:第一是「依」,即「依根之識」。是說五識必須依託五根,才能生起活動。第二是「發」,即「根所發識」。是說五識的生起,完全是由五根所引發的。例如:眼識是由眼根所引發的,如果眼根出了問題,也會影響眼識的作用。像近視、白內障、青光眼等。第三是「屬」,即「屬根之識」。是說五識依於五根引發作用的時間,是恆常相續的。不論何時五識要用到五根都可以隨時配合,所以對依根發識的時間來說,是完全屬於根的。第四是「助」,即「助根之識」。是說五識對於所依的五根,也有相當的助力。譬如:眼識看到的是樂境,眼根也會有舒適之感;眼識看到的是苦境,眼根也會覺得有刺激的痛感。第五是「如」,即「如根之識」。是說五識和五根所照的外境是相同的。譬如:眼識所緣的是黃色,眼根也必定照瞩黃色。

  除根發之識。餘四皆依根之識。依主也。根所發之識。依士也。以上五者,除了「根所發識」之外,其餘四者,都是「依根之識」。「依根之識」,是依五根而發起五識的作用,所以是以五根為主;「根所發識」,是因為五根起了變化而影響到五識,所以是以五根為輔。

  經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精明。乃八識之體也。本唯真心。迷之而成八識。今於六門而了境。故有六種之名。經中說:「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這裡的「精明」,是指八識的本體。這個本體原來是湛然常寂的真心,只因眾生迷失了本性,因此形成了虛妄的八識。這裡的「六和合」,指的是前六識。是說這虛妄的八識,還要藉著六根來了別外境,因此有了六識的名稱。

  以映眼時能分別色。即名眼之識等。譬如一室中藏一箇獼猴。六處有人隨呼而應。故有別耳。譬如映在眼根上時,用於分別色塵的,稱為眼識;入耳根時,用於分別聲塵的,稱為耳識等。這種情況,就好比一個房間有六個窗戶,房內藏著一隻獼猴,窗外只要有人呼喊,這隻獼猴就能馬上向外呼應。六個窗戶比喻六根,獼猴比喻八識,有人呼喊比喻六境。虛妄的八識,依六根來了別六境,由於有六根的不同,所以就有了六識的差別。

  且前五識。依五根得名。但有照用。最初一念照境元無分別。然第二念有分別者。即屬意識。已知有六識的差別,那麼,它們的功能是否相同呢?依五根而得名的前五識,它本身只有照境的作用,所以在五根面對五境時,第一念的當下本來是沒有分別的,等到第二念才有了分別,而這個分別是來自於第六意識的作用。由此可知,前五識的功能只是「照境」;第六識的功能則是「分別了知」。

  是則前五乃依五色根之識。第六乃意所發之識。以第七意為六之根故前面已經說明,前五識,是依五根而得名,因此稱為眼識、耳識等。那麼,第六識呢?它的「所依根」是什麼?又為什麼稱為「意識」?
  第六識,是以第七識(又名「意根」)為「所依根」,因此是依「意根」所發的識,而名為「意識」。這就是第六識名稱的來源。

  補註云。雖六識身。皆依意轉。此隨不共意識。名依發等。故五識身無相濫矣。或唯依意。故名意識。辨識得名。心意非例。補義云。此辨六識依根得名也。補註中說:雖然前六識都是依著「意根」而轉,(第七識為前六識的「染淨依緣」。六根面對六境生起六識的作用時,是依著第七識的「染污意」,才起惑造業,然後再轉這些煩惱業力,回熏到第八識成為有漏的種子,所以說前六識,都是依著「意根」而轉。)但卻不能都稱為「意識」,因為如此便無法分辨六識的差別。所以只能按照各自所依的根來命名。如前五識的名稱,依照前面所說「依根之識」、「根所發識」的分法來命名,這樣前五識的名稱就不會互相混淆了。另外,再將「依意為根」的第六識,獨名為「意識」,這樣的話,前六識的名稱,就能夠分辨清楚了。以上所說的六識,並沒有包含心(第八識)、意(第七識)這兩識在內。這就是補義中所說,如何分辨前六識,依根得名的內容。

  問曰。前六識身。皆依意轉。應俱名意識。何故第六獨得意識之名耶。況教說心意意識轉。此則明知前六同名意識。今言意識。豈不與前五濫同一名耶。了解以上所說,就可以回答相關的問題了。問:前六識都是依著「意根」來轉,應該都稱為「意識」才對,為什麼只有第六識獨得「意識」的名稱呢?何況經教中常說:「心、意、意識轉。」「心」,是指第八識;「意」,是指第七識;「意識」,指的是前六識,可見前六識都稱為「意識」。如今說只有第六識稱為「意識」,不就和前五識互相混淆,而有相同的名稱了嗎?

  論答曰。雖六識身。皆依意轉。但此隨根立名。如前五識。各有所依之根。今此第六識。則不共前五。以獨依意為根。立意識名。乃意之識。如五識身。依色等根。以唯依意故名意之識。依主釋也。此中正是辨識得名。不可執前六。共為一意。為相濫也。此言各從所依根立名。故不相濫耳。若言前六共依意轉。則六與前五濫而為一。今辨各有所依之根。而六唯依意為根。故名意識。豈與前五相濫耶。謂轉則共。而依根則不共矣。此乃辨識依根得名。教說心意識轉。別是一義。故結云。心意非例。論主回答說:雖然前六識都是依著「意根」而轉,但並非都稱為「意識」,而是隨著「所依根」來命名。譬如前五識,各有它的「所依根」,所以就各有它的名稱。而第六識和前五識的情況不同,它所依的根是「意根」,是「依意根所發的識」,所以稱為「意識」。這就是前六識名稱來源最主要的解釋。因此,不可以執著前六識都稱為「意識」,而將前六識的名稱互相混淆。若是以它各自所依的根來命名,就能夠分辨清楚了。如果因為前六識都依「意根」轉,而總名為「意識」的話,那麼第六識就會和前五識互相混淆,而只有一個名稱了。如今,我們若能辨別清楚,前五識是依它的「所依根」來命名,唯獨第六識是「依意為根」而名「意識」的話,又怎麼會和前五識產生混淆呢?所謂前六識都依「意根」而轉,這個「轉」是共的;但是說到各自所依的根,這個「根」則是不共的,又怎能相提並論呢?以上所說,就是如何分辨前六識依根而得名的內容。經教當中所說:「心、 意、意識轉。」是有另外的涵義。主要在說明不同的心、意、識,能變現出不同的身、心、世界來,都是隨著心識的功能而有所轉變。文中的「意識」,雖然指的是前六識,但卻並不表示前六識都稱為「意識」。這就是為什麼補註在結語的時候,要特別強調心(第八識)、意(第七識),並不在前六識的範圍之內了。

 

七、末那識

此第七識乃相應立號也。具足應云。訖利瑟吒耶末那。此翻染污意。謂貪癡見慢。四惑常俱。故名染污。恆審思量。名之為意。恆常審察思量。計第八為我。如是思量。唯第七有。餘識所無。故獨得名意。復能了別。名之為識。問。前第六名意識。今此識亦名意。何也。曰。第六識依根得名。此識當體立號。第六識雖能分別五塵好惡。而由此識傳送相續執取。依根者。根乃第七識也。當體。即分別之體也。

 

七、末那識

  接下來介紹第七「末那識」。

  此第七識乃相應立號也。第七識是以它的「相應」來稱呼。

  具足應云。訖利瑟吒耶末那。此翻染污意。謂貪癡見慢。四惑常俱。故名染污。恆審思量。名之為意。恆常審察思量。計第八為我。為什麼稱它「相應」呢?這個「相應」的末那識,全名應該叫做「訖利瑟吒耶末那」。這是梵文的名稱,翻譯成漢文,就是「染污意」。「染污」,是指第七識恆常與我貪、我癡、我見、我慢這四種根本煩惱相應,所以稱為「染污」;「意」的意思,則是指「恆審思量」的作用。第七識恆常、審察、思量執八識的見分為我,所以稱為「意」。

  如是思量。唯第七有。餘識所無。故獨得名意。這個「恆審思量」的作用,只有第七識才有,其餘的前五識、第六識、第八識,都沒有這個功能,因此才單獨稱第七識為「意」。(前五識,既不恆常、也不思量;第六識,雖有思量的作用,卻有時會間斷不起作用,所以不是恆常;第八識,執持種子的功能是恆常的,卻沒有思量的作用。)

  復能了別。名之為識。另外,能起「了別」的作用,所以稱為「識」。(識,就是「分別了知」。)

  問。前第六名意識。今此識亦名意。何也。問:前面已經把第六識稱為「意識」,現在又把第七識稱「意」,究竟是何用意?

  曰。第六識依根得名。此識當體立號。答:第六識是以「所依的根」來命名,所以稱為「意識」;第七識是以本體的功能——恆審思量來立號,所以稱為「意」。只有這樣稱呼,才能說明兩者的涵義。

  第六識雖能分別五塵好惡。而由此識傳送相續執取。而這兩者的關係也非常密切。第六識雖然能夠分別了知五塵的好惡,但仍要靠第七識相續執取的功能,才能起惑造業。因此,分別執取的主體仍在第七識。所以,在第七識沒有轉成「平等性智」以前(沒有證到「無我」之前),第六意識念念成染;若是轉成「平等性智」以後(證到「無我」之後),第六意識念念成淨。

  依根者。根乃第七識也。當體。即分別之體也。文中所說「依根」的「根」,是指第七識。意指第六識的所依根,就是第七識(意根)。所說的「當體」,是指第七識本體恆審思量的功能。(也就是相續執取第八識的見分為我。)


 

八、阿賴耶識

此第八識乃功能受稱也。由具三藏義故。名為阿賴耶。真諦的體翻為無沒。以真如隨生死遷流而不失不壞。故云無沒。奘師就義翻為藏識。謂能含藏諸法種故。藏有三義。謂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以能含藏善惡種子歷劫不壞。約持種義邊。名為能藏。又此識是前根。身。器界。善惡種子所藏之處。約受熏義邊。名為所藏。又此藏識是末那堅執為自內我。故云我愛執藏。由斯三義。而得藏名。藏即識也。乃持業釋。故曰功能受稱。楞伽云。識藏如來藏。以此識乃真如在纏之名。即眾生之佛性。萬法之根宗。善惡之本元。聖凡之歸宅。以世出世間染淨諸法皆依此識之所變現。故云萬法惟識者。此也。此上八識名異體同。總名心王。其次五十一心所法皆心王之使。但各具多寡之不同。故奘師作八識頌以規矩之。

 

八、阿賴耶識

    最後介紹的是第八「阿賴耶識」。

  此第八識乃功能受稱也。由具三藏義故。名為阿賴耶。第八識是以它的「功能」來稱呼。由於它具備了三種功能:能藏、所藏、執藏,所以稱為「阿賴耶識」。

  真諦的體翻為無沒。以真如隨生死遷流而不失不壞。故云無沒。真諦法師就阿賴耶識的本體來說,將它翻為「無沒」,就是不會消失的意思,因為真如本性是不會隨著生死流轉而壞失的,所以稱為「無沒」。

  奘師就義翻為藏識。謂能含藏諸法種故。玄奘法師就阿賴耶識的義理來說,將它翻為「藏識」。因為它能夠含藏諸法種子的緣故。

  藏有三義。謂能藏。所藏。我愛執藏。「藏」有三種意義,就是:「能藏」、「所藏」和「我愛執藏」。

  以能含藏善惡種子歷劫不壞。約持種義邊。名為能藏。由於它能夠含藏一切善惡的種子,雖經歷劫而不壞失。所以依它能「持種」的意義來說,稱為「能藏」。

  又此識是前根。身。器界。善惡種子所藏之處。約受熏義邊。名為所藏。而第八識又是根、身(指有情世間)、器界(指無情世間),一切善惡的種子接受熏習之後,所含藏的地方。所以依它「受熏」的意義來說,稱為「所藏」。

  又此藏識是末那堅執為自內我。故云我愛執藏。第八識又是第七識恆常內緣堅執有一個自我的主體,所以稱為「我愛執藏」。

  由斯三義。而得藏名。藏及識也。乃持業釋。故曰功能受稱。由於具有這三種意義,所以就得了「藏」的名稱。「藏」,是含藏的意思,指它能夠保持業習的種子歷劫不壞失。所以就它所具有的「功能」來稱呼它。

  楞伽云。識藏如來藏。在楞伽經中說:「第八識又可稱為如來藏。」這是以「一切眾生的第八識當中,本來都隱藏如來的功德」而說的。

  以此識乃真如在纏之名。稱為「阿賴耶」,是在真如本性被煩惱纏縛時所立的名稱。但是眾生本自具足如來的佛性,只因被無始以來的無明惡習所熏習,而成為「阿賴耶識」,再由此識現起萬有。

  即眾生之佛性。萬法之根宗。善惡之本元。聖凡之歸宅。因此,此識就是眾生本具的佛性,萬法的根宗,一切善惡的本源,也是凡夫與聖者最後的歸處。

  以世出世間染淨諸法皆依此識之所變現。故云萬法惟識者。此也因為一切世間、出世間的染淨諸法,都是依此識所變現的,所以才稱為「萬法唯識」。

  此上八識名異體同。總名心王。以上是介紹八識的內容。這八個識雖然各有各的名稱,但本體卻只有一個,總名為「心王」。「王」,就是主的意思,說明它具有變現萬法的主動支配力。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五十一心所法皆心王之使。但各具多寡之不同。故奘師作八識頌以規矩之。接下來是介紹五十一個「心所有法」。這些心所就好像國王的使從,永遠追隨在國王的身邊。這五十一個心所也都是隨著八識心王而起作用。由於每個識所相應的數量不同,(例如:前五識相應的心所有三十四個;第六識和五十一個心所全部相應;第七識相應的心所有十八個;第八識相應的心所只有五個。)所以玄奘法師才會作八識規矩頌來規範它。

 top03.gif